張致遠眼中的笑意更深,終于扳回一城了!
安寧要是知道大老爺想什么,肯定會想:這美男計什么的,最無恥了~
“今上南巡,一路大刀闊斧整頓吏治,節制各方勢力,幾位皇子有所警覺私下暗潮涌動,所以才會造成某些官員病急亂投醫,不過他們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不過,老爺我還是有些不明白。”安寧很自然的在周圍下下結界,笑道:“如今畢竟儲位未定,幾位皇子爭奪激烈是在所難免,誰活動有力,誰就有可能獲勝,這是‘利害之關,終身榮辱’之時,因此一定要爭,爭取不世之榮。太子乃是國本,不得不立。在儲位爭奪戰時朝中免不了的爭儲、結黨、站隊之禍。皇上是位明君,那為了朝堂平靜,避免骨肉相爭,皇上大可以秘密立儲,這樣的話,既避免了大臣們為了從龍之功的投機結黨行為,能夠一直忠于皇事,也避免了幾位皇子之間為了皇位,紛爭不已,骨肉相殘,不是很好嗎?”
張致遠歷來知她在朝堂走向上有高度的敏銳,便是示意她接著說,安寧還想以從外面聽來的為由,被大老爺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眼神中就透露著‘我已經知道了你的小九九,別隱瞞了。’干脆的破罐子破摔道:“好吧,這些只是我個人的想法。雖然之前你說過皇上自己經歷了奪嫡之爭,同室操戈,手足相殘之事,因此不想讓自己的皇子上演上一代人的悲劇,希望兄友弟恭,全心全意為民。但卻忘了一點,高高在上的皇權實在是太誘人了,當年他自己何嘗不知道骨肉親情的可貴,但為了那高位,還不是無所顧忌的出手。有父輩一個成功的榜樣在前,下一輩有學有樣也無可厚非。”
安寧又看了大老爺的臉色,畢竟大老爺祖祖輩輩是純臣嘛,如今他忠君為國,要是她這么說的話會不會觸動大老爺的尊嚴什么的嘛。張致遠收斂了眼中的笑意,嚴肅起來,“無礙,你接著說。”
安寧看他真的是平靜,這才接著說道:“在我看來,當初今上登基之時,憑借從龍之功的傅家和房家,太子妃被封皇后,側妃被封貴妃,而房貴妃先元后一步生下皇長子,而皇后繼而生下嫡子,可謂無限榮耀。讓這兩家勢力大漲,而那時候新皇登基不久,忙著穩定局勢,還需要傅、房兩家的支持,因而重用兩家的子弟,鞏固皇權,傅、房兩家勢力大漲,能夠壓制先朝的不忠于皇上的老臣,但兩家又是對立關系,在朝堂上起到了制衡的作用。皇上的用意則是管他西風壓倒東風,還是東風壓倒西風,皇上則可以左右逢源,**風中毅然不倒。然而由皇上一手扶持下壯大起來的傅、房兩家卻漸漸不滿于同對方瓜分朝中勢力,一山不容二虎,而且還是兩只有野心的老虎。傅家的元后鳳歸,又有女兒進宮就可見一斑。這傅家有皇后,有嫡子,有文臣;房家有貴妃,有皇長子,有兵權;而皇位的承繼講究立嫡、立長、立賢,并不完全以嫡長繼承制為依據。誰有能力,誰就能駁的頭籌。而被權勢和富貴迷住的兩家,卻漸漸的忘了他們如今的權勢是誰扶上來的,忘了皇權的威嚴不容侵犯,也容不得皇子勢大威迫到皇權。”
“需知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皇帝當初扶持兩家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到這一點。如今縱容過頭,皇帝想要采用拉一打一,房家有兵權,有皇長子,有貴妃,擁兵自重,很好的靶子。逼宮造反,多么好被討伐的理由啊!”而且怕是皇帝已經知道了其中的全盤計劃,正好來了‘請君入甕’,一網打盡!皇權至上,大皇子就成了皇帝維護皇權的炮灰,天家無親情。皇父皇父,皇為先,父在后。自古權勢高于情,皇帝并非無情,但情在他的心里,遠遠比不上權勢、帝位。
“房家大敗后,房家擁有的兵權被收回到皇帝手中,連帶著還有許多跟隨造反的一些將官手里擁有的勢力,進一步將兵權握在自己手中。”當初的陳家不就是想要‘從龍之功’被迷住了眼睛嘛,不過話又說回來,若是當初陳家沒有被波及進去落敗后回蘇州,還在全勝在都城的話。依照那家子的性子,他們家搬來都城指不定受到多少刁難呢!這么說的話還得感謝一下皇帝陛下啊,陛下圣明!
安寧吃了一口茶卻是不打算說了,朝張致遠露出個明媚的笑容,“老爺,以上純屬我個人猜測,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張致遠修眉微挑,點了點頭,“寧兒說的**不離十,大抵是如此的。如今剩下的那一個,怎么能一枝獨秀呢?那寧兒說了這么些,那就該明白今上為何不立儲或是秘密立儲了。”
安寧一愣,旋即想起今上的兒子太小,除去一個被貶為庶人的皇長子,傅家皇后所出的皇二子以及皇八子,余下的有腿疾的皇三子,最近幾年才入了眾人視線的皇三子,也還只有和皇三子一母同胞的皇七子了。兒子少也成了個問題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