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派人進宮送了喜信,太孫已經能下床走動。元祐帝接到消息之后,這半日心情都極好。
李公公笑著稟報:“是太子妃娘娘又打發人來送了喜信。徐大夫和眾太醫為太孫殿下看了診,說殿下病癥大有起色,只要精心調養,定能恢復如初。”
元祐帝精神一振:“真的沒有大礙了嗎?”
“徐大夫和太醫們都看過診了,都是這么說的。想來絕不會有假。”李公公笑著應道。
元祐帝喜不自勝,連連道好:“好好好,太好了!”
一直懸在心里的巨石,終于安然落地。
元祐帝一高興,便擺駕去了椒房殿。
這也是元祐帝多年來的習慣。進后宮,大多是先見王皇后。也因此,宮中寵妃再多,也無人敢不敬王皇后。
王皇后見元祐帝滿臉喜色,心里一動,笑著迎上前來:“看皇上如此開懷,莫非是阿詡的病癥有了起色?”
元祐帝展顏道:“太子和太子妃先后讓人送喜信進宮,阿詡的病癥大好,已經能下床榻走動了。只要精心調養,很快就能痊愈。”
王皇后欣然笑道:“沒想到,沖喜竟然這么見效。也不枉皇上親自賜婚了。”
元祐帝心情舒暢,也是滿口贊譽:“這個顧莞寧,確實是有福之人。剛嫁過門,阿詡的身體就有了起色。”
王皇后素來善解人意,立刻接過話茬:“原本阿詡應該領著顧氏進宮覲見,皇上和臣妾也該有賞賜才是。如今礙著阿詡的身體沒能進宮,不如命人賞些東西去。”
這也是給新進門的孫媳增添臉面。
元祐帝果然點頭贊許:“還是皇后想的周全。既是賞了,就賞得豐厚體面些。傳旨的時候,就說是朕和你一起賞的。”
王皇后笑著應了下來。
……
到了下午,宮中的賞賜就到了太子府。
傳旨的是王皇后身邊的總管太監席公公。
一箱一箱的金銀玉器珠寶首飾珍貴衣料往梧桐居里搬,賞賜豐厚得令人咋舌。足可見元祐帝對新過門孫媳的滿意。
于側妃知道此事后,嫉恨交加。叫了安平郡王來,母子兩個在屋子里密議許久。
安平郡王走了之后,益陽郡主也兩眼紅紅地來了:“皇祖父真是太偏心了。那個顧莞寧心胸狹窄,為人刻薄,有哪一點好!皇祖父竟命人特意賞賜了這么多的東西。”
她雖是元祐帝的孫女,卻從未得過元祐帝如此青睞。看著既眼熱艷羨又嫉恨不已。
于側妃此時倒是心情平和了不少,低聲道:“顧莞寧風頭正盛,又有皇上在后撐腰。你這些日子遠著她一些。免得再正面碰上吃虧。”
益陽郡主心中再不忿,也知道顧莞寧不好招惹,滿心憋屈地點頭應了。
賞賜的動靜這么大,李側妃也得了消息,特意叮囑衡陽郡主:“你日后多去梧桐居走動走動,一定要和顧氏交好。”
個中利害,無需多說,衡陽郡主也明白,立刻點點頭應下了。
至于太子,正在召集幕僚議事,聽聞此事后,眉頭皺了一皺,很快神色恢復如常。
當天晚上,太子沒有去安慰“飽受委屈”的于側妃,而是又去了雪梅院。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