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纮快步走過一條長廊,來到了孫權的書房前,一名侍衛連忙進去稟報,片刻出來道:“吳侯請長史進去!”
張纮走進書房,書房內燈光昏暗,孫權負手站在墻壁前,凝視著墻上一副巨大的地圖,那是孫策在世時繪制的南方全圖,是孫氏代的夢想,統一南方,然后進軍北方,最后問鼎天下。無彈窗小說網
張纮心中暗暗嘆了口氣,他知道吳侯決心已下,不讓他打這一仗,恐怕他是絕對不會回頭。
孫權仿佛知道張纮的到來,他聲音低沉道:“取荊州、滅劉備、定巴蜀,立不世之功,長史覺得我能辦到嗎?”
他緩緩轉過身,注視著張纮,“我想聽聽長史肺腑之。”
張纮苦笑一聲道:“如果硬戰,我們有四分勝機,但如果策略得當,我們將有五分勝機,就看雙方臨戰發揮了。”
孫權回到自己位置坐下,他請張纮坐下,平靜望著張纮,“長史請繼續說下去,我洗耳恭聽!”
張纮微微一笑,“我既非公瑾的南和派,也非軍師的南統派,我是務實派,沒有偏見,按事實分析,然后由吳侯自己決定是戰還是和。”
孫權點點頭,“長史盡管暢所欲,我正是想聽不帶偏見的話。”
“我以為周都督和**師之所以意見相左,其實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們對曹操實力的判斷,周都督認為曹操實力強大,江東一家不足以抵抗,所以必須聯合劉璟共抗曹操,這在大局沒有問題,從長遠看也是明智之舉,不過這樣一來,隨著劉璟的日益強大,吳侯統一南方的夢想恐怕就很難實現了。”
孫權沒有說話,靜靜聽著張纮的分析,他此時十分冷靜,孫權希望能在理智的分析中做出抉擇。
張纮又將話題轉到了張昭身上,“軍師觀點則和周都督相反,他認為曹操勢弱,五到十年內無力南下,這就是我們統一南方的機會,我知道軍師一直致力于統一南方,當年伯符就是用南方統一才打動了他,應該說軍師的觀點符合江東國策,也是吳侯帝王夢的必經之,不過軍師一直輕視江夏軍,他的方案多少有點書生意氣。”
孫權點了點頭,“那長史認為,這一戰我們能不能打?”
“能不能打不在于我,也不在于公瑾,更不在于軍師,關鍵還是吳侯的決心,吳侯如果意志堅定,能承受失敗的結局,那么打也無妨,如果吳侯患得患失,又想統一南方,又不愿意面對失敗,那我勸吳侯還是別打,維持現狀。”
孫權站起身負手來回踱步,最后他站在地圖前,久久凝視著南方全境,此時孫權是多么渴望能實現父兄的宏圖偉業,他又想起父親在他小時候的敦敦教導,孫權的眼睛都有點濕潤了。
“長史,我決定打,絕不后悔!”孫權轉身凝視著張纮,這一刻他終于下定了決心。
張纮緩緩點頭,這在他的意料之中,孫臺的兒又豈是偏安一隅之人。
“如果吳侯決定要打,那就要講究策略,不能蠻打硬戰,可以聯合劉備,暗通曹操,讓劉備從南方牽制劉璟,曹軍再從北方牽制,我們主力則猛攻江夏,這樣至少有五成勝機。”
孫權默默思片刻,又道:“可是我和劉璟簽署了盟約,現在赤壁大戰剛剛結束,我就背棄盟約,這樣會不會讓天下人恥笑?”
這也是孫權唯一擔心之事,他擔心自己的名聲遭受損失,張纮卻笑了笑道:“其實江夏軍在蘄春毀船就已經給了吳侯借口,吳侯可以雙管齊下,一方面要求劉璟交出毀船兇手,另外一方面要求劉璟執行朝廷的旨意,讓出江陵,如果劉璟拒絕,那吳侯便可以名正順地不再遵守盟約。”
孫權眼睛里閃動著亮色,張纮的方案最終打動了他的心。
..........
天后,江東調集八萬大軍,兵分兩向西進發,一命程普為主將,徐盛為副將,率軍萬走陸奔赴蘄春郡,另一由孫權親自為主帥,黃蓋、韓當為副將,率軍五萬乘坐八艘戰船,浩浩蕩蕩趕赴彭澤。
與此同時,孫權又命步騭和張溫為使者,分別出使荊南和許昌,尋求劉備和曹操的支持,同時命虞翻出使武昌,責令劉璟交出毀船兇手并依照朝廷旨意讓出江陵。
荊州風云驟起,戰爭的陰云再一次籠罩在江夏上空。
........
荊南的公安新城已經建好大半,由諸葛亮親自主持建造,縣城考慮得很周全,充分利用了油江和長江的天然防御,形成了易守難攻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