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全名叫南宮,在上便聽陶利介紹過劉璟,知道他能征善戰,是一員勇將,又見劉璟長得高大威猛,相貌不凡,連忙跪下行禮,“南宮拜見劉守!”
他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而且看模樣雖然比較老相,儼如十歲許,可以一開口,聲音清亮,明顯才二十出頭。
劉璟連忙上前虛托,“少酋長請起,不必多禮!”
南宮起身,回頭一招手,“牽上來!”
他的幾名羌人隨從牽上來一匹白馬,高大雄健、四肢均衡有力,渾身雪白,沒有一根雜毛,四蹄周圍各有一圈白毛,稍微能識馬之人都看得出,這是一匹難得的千里馬。
南宮拍拍這匹戰馬笑道:“這匹戰馬名叫飛影,是一匹西域大宛馬,在西涼也頗為有名,今天初次見面,這匹戰馬就獻給守了。”
劉璟走上前牽住戰馬,伸手在馬背上用力按下,他這一按,不說千斤,四斤力道是有,不料戰馬卻紋絲不動。
“好馬!”
劉璟忍不住贊嘆一聲,馬的外表雖然不錯,但他更看重負重能力,以他們的體重加上兵器以及其他一些雜物,至少要斤,所以對戰馬的要求很高,一般的普通馬根負擔不起。
劉璟回頭對親兵吩咐道:“拿一支斬馬刀來!”
親兵迅速取來一把斬馬刀,斬馬刀已經完全配備了重甲步兵,這是荊州獨一無二的兵器。
劉璟將斬馬刀遞給南宮笑道:“多謝少酋長的重禮,無以回贈,這把斬馬刀聊表心意。”
南宮從未見過這樣的長刀,長一丈五尺,柄短而刃長,堅固無比,他輕輕揮動兩下,頓時愛不釋手,大喜道:“好兵器,多謝守相贈。”
劉璟見天色已晚,便對士兵們笑道:“把戰馬牽回營地,好好喂養,明天一早回武昌!”
眾士兵無限歡喜,牽著戰馬浩浩蕩蕩向大營而去。
.........
夜晚,劉璟來到了馬營,這是特地為戰馬而搭建的帳篷,一共有一多頂,千余匹戰馬便安置在這些帳篷中。
戰馬很安靜,馬夫不時將一桶桶剛蒸好的黑豆倒進食槽中,旁邊水槽里也灌滿清水。
荊州的馬匹大多是用麥稈喂食,但這一批軍馬要求較高,普通的麥稈養不出好馬,必須用上等食料,荊州沒有牧草,就只能用黑豆。
所以養騎兵耗費大,平均要六戶人家才能養一名騎兵,更不用說還有別的軍種。
如果沒有陶家在背后全力支持,光憑江夏一個郡,根養不起一千余騎兵。
帳篷里,劉璟正好遇到了陶利,他也正背著手探望戰馬的情況。
“這么晚,二叔還不休息嗎?”
陶利搖搖頭笑道:“興奮了,反而睡不著。”
“一過來沒有受到刁難吧!”劉璟又笑問道。
“刁難總是有,不過一切用錢開道,也就有驚無險了,更重要是分成十幾批過來,也沒有引起上守軍的注意。”
說到這里,陶利又輕蔑一笑道:“其實很多人心里有數,不過看在錢的份上,都裝聾作啞罷了。”
“聽說漢中最為順利,是嗎?”
陶利點點頭笑道:“我們在漢中有楊松的令牌,一順利,沿途所有守軍都以為是楊松的生意,沒有人敢阻攔。”
劉璟點了點頭,記住了陶利的話,他又上前觀察這批戰馬,戰馬已經配備了馬鞍,不過都是直筒鞍,并有繩套放腳,一側還有上馬的小蹬。
雖然劉璟知道橋型馬鞍和馬鐙,但現在不能用,曹軍騎兵要遠遠強于南方,一旦傳出去,這就使曹軍如虎添翼。
不過,可以考慮使用馬蹄鐵,劉璟注意到,戰馬四蹄都是用獸皮包裹,這樣雖然可以保護馬蹄,但行走非常不便,也容易脫落,從保護戰馬的角上說,完全可以使用馬蹄鐵。
這批戰馬對劉璟意義非常,有了這批戰馬,他便可以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騎兵,無論沖擊敵陣,還是遠距離突襲,都將擁有大的優勢,可以說,江夏軍的戰斗力,因為這支騎兵而飛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此時,他對陶家充滿了感激之情。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