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李治你別慫 > 第三百五十二章 為民立命

      第三百五十二章 為民立命

      水泥源源不斷燒制出來,莊戶們挑來河沙,將水泥拌勻,許多人已學會了李欽載的手藝,正用鐵片將拌好的水泥朝溝渠表面涂抹。

      李治和武后驚訝地對視,李治忍不住道:“景初,莊戶們這是……”

      李欽載嘆道:“今年北方干旱,雖未到秋收之時,但已經能預測到大概的糧食收成,結果很不妙,就算官府免了租賦,莊戶們也很難維持全家一年的生計。”

      “臣于是想了個辦法,趁著未到農忙之時,動員莊戶們挖溝渠,提前緩解以后的旱情,溝渠直通渭河,以后或許有別的災害,但若遇旱災,想必收成不會太低。”

      李治若有所悟:“景初是打算用做工的方式,讓莊戶們用勞力換糧食,度過今年的災情?”

      “是的,臣管這叫‘以工代賑’,陛下,遇到災年,百姓固然需要賑濟,但單純的賑濟不是治本之法,當百姓們習慣伸手向官府要賑濟,便會失去勞動的動力。”

      “以后無論天災人禍,只管張嘴向官府要,長此以往,對社稷,對百姓,都不是好事,此風不可長。”

      “若各地官府以徭役或做工的形式,向受災的百姓提供一份工作,讓百姓以勞力換取糧食,如此既保證了災民的溫飽,又凈化了民風,同時大唐各地州縣也得到了嶄新的河堤,道路,城墻。”

      “更重要的是,以工代賑能穩定民心,若遇災年,民心動蕩,流民各地流竄,很容易鬧出民變,但若給百姓們提供掙錢掙糧食的機會,便是一條活路,有了活路,誰還會想造反?”

      李治和武后表情愈發凝重,李欽載說的話,他們每個字都聽進去了,也記在心里了。

      不得不說,李欽載看得很深遠。

      他提出的以工代賑,確實是治國大道,站在帝王的角度,如果有一種辦法在災年也能迅速穩定民心,任何一位帝王都不會拒絕。

      自華夏以來,儒家,道家,法家,百家皆有立世之學說,但無論任何一種學說,它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鞏固皇權統治。

      皇權統治的核心是民眾,是民心,簡而之,數千年來,無數圣賢達者用盡了辦法,創造出各種理論,都是站在統治者的角度,幫他們鞏固皇權,穩定民心,從而達到王朝千秋萬代的目的。

      李欽載剛才的話非常務實,他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緩和了統治者與百姓的矛盾。

      以前每遇災年,統治者在做什么?

      他們在防,在戒備,提防災民鬧事,提防野心者趁機揭竿造反,所以災年時的軍隊進駐災區,目的不是幫助災民,而是隨時準備鎮壓。

      如同大禹治水,歷代帝王用的是“堵”,而李欽載,用的是“疏”。

      堵不如疏。

      相比之下,以前災年時,官府的防備態堵死了百姓的生路,而李欽載,則打開了一條生路,給了百姓另一個求生的選擇。

      生存,不僅僅是種地,地廢了,還能做工,只要勤勞肯干,終歸能活下去。

      若百姓都相信自己餓不死,誰還會冒著掉腦袋的危險造反?

      李治嘴里喃喃道:“以工代賑,以工代賑……妙啊!”

      _f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