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了分家,林爺爺就去將家里的賬本拿出來。
林奶奶不識字,所以平時記賬的事兒都是林爺爺和林國華記的。賬本上記錄了這些年來的花銷和收入。
反正最后加加減減的,不包括買自行車和老四結婚的錢,還剩下六百多。加上老四結婚和買自行車的錢,家里這些年總共的存款都要有一千塊了。
這些錢對于一個大家庭來說雖然不算多。但是能有這么一筆存款已經相當的不容易了。
畢竟雖然隊里說是給工錢,女同志兩毛錢一天,男同志三毛錢一天。但是實際上能不能發到手里都不一定。
收成不好的時候,為了抵公糧,這筆錢就會被隊里給扣掉交給公社那邊去抵債或者是家里工分不夠,也會用這個錢來抵,要不然就分不到足夠的糧食了。
就光這些錢,都是林奶奶一分一厘的壓著家里人不讓花,硬生生的給攢下來的。
因為都是一起過日子的,這里面誰賺多少,誰花多少,還真不算。所以最后林爺爺和林奶奶決定平分這筆錢。兩老一人留一百養老。其他四百塊錢,一家一百。剩下的零頭,就給老大家的了。畢竟以后他們要跟著老大家一起過日子。
劉勝男一聽要多一百塊錢的進賬了,高興的在桌子底下抓林國安的大腿。
林國安疼的臉上的肌肉抽抽的動。
林奶奶道,“老三,你不滿意?”
林國安笑哈哈道,“滿意滿意,我聽爹媽的,你們咋分,我就咋拿。”
張秋燕道,“我覺得不滿意。”
林國強沒說話。
老三和老四當然是沒意見的,他們一個還沒生娃,一個是只生了一個娃。而大哥大嫂肯定也沒意見。以后爹媽跟著他們一起過日子,那錢還不是補貼給他們的?而且爹媽還年輕,還能掙錢呢。
唯獨他自己,生了三個娃,當初也是覺得給老林家開枝散葉,現在一分家,是開枝散葉了,可到頭來還是得自己養。
三個娃,兩個在念書。一個閨女也才十三歲。拿工分也只能拿一半。
林奶奶道,“老二家的,有啥不不滿意的。都是一樣多,你是嫌少了,那你覺得該把誰的給你?老四就算要結婚了,那也是新婚,不過日子了?老三……老三也養一個娃呢,總不能不給吧。還是你要老大家的?”
張秋燕心里憋屈的不要不要的。當初生娃的時候都高興。現在生完了自己養。
分錢也是分一樣的。啥好處都沒有。
林國安悠哉的敲著桌面。“反正我就晚生一個娃,我也沒占大家的便宜。”
林爺爺嚴肅道,“老二家的,你們也別覺得吃虧了。等以后夏生要是結婚了,我和你媽住的這屋留給夏生。你們家兩個娃,都有結婚住的地兒。這該成了吧。我連老大家的都沒留呢。”
老爺子想的挺周到,男娃結婚要房子。夏生現在才五歲,要結婚也要等十幾年了,到時候他們老兩口也不在了,正好這屋子可以給夏生。
林晚在外面聽著,心道這要是二叔二嬸答應了,估摸著以后得后悔。畢竟十幾年之后,國家大變樣,這土培的一間屋還真不算啥。哦不對,是不知道還能不能住人呢。
不過張秋燕和林國強是不知道未來的發展的。農村不差地基,但是差房子。能有一間屋住也不錯了。現在他們都是帶著孩子住自己屋里呢。平時一點也不方便。
這下子兩口子倒是滿意了。
分完錢又分糧食。這個好分。畢竟生產隊分糧食的時候,就是已經按人頭分好了。誰分了多少糧食,都是有數的。
老林家年底一共分了九百六十斤糧食。林晚一家三口按人頭和工分來分,一共分了兩百一十斤。
至于鍋碗瓢盆之類的,暫時就不分了。畢竟家里就一個鐵鍋。一個廚房。以后就分開做飯了。林國華因為這幾天還沒成家,所以暫時跟著大房搭伙。
于是一家人開開心心的準備分家。
為了不讓人說閑話,家里只是寫好了分家的契書,但是還沒找人公正。準備等王小英進門之后,再以兒子全都結婚成家為由,進行正式的分家。
拿著錢回到屋里,劉勝男就將林國安的錢搶過來了,然后放罐子里存著。
一家人又關起門來數錢了。
這陣子林國安每天都出去,而且錢還比以前賺的多了,平均每次回來不少于十塊錢的。所以現在已經有了四百多塊錢了。
加上這分家的錢,就有五百塊了。
劉勝男看著這么多的錢,差點兒樂暈了。
老林家這么多年才存一千多塊,他們這小家這么快就有這么多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