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大寧開國皇帝的帝陵,是這個天底下最為出名一座陵墓,之所以出名,并非只因為這座帝陵太大,足以橫斷南北的緣故。
除去因為那座帝陵的主人是那位雄主之外,還因為在這座帝陵身上的諸多傳說。
歷史上涌現過很多傳說,但很少有能流傳超過百年的,因為一旦某種傳說生出之后,便會有許多人想著去印證,一旦有那么些人有這個想法之后,這個傳說往往很快便會被人證明,如果是假的,傳說自然消失,如果是真的,那被人取走東西之后,傳說也自然消失了。
所以很少有傳說能夠流傳很多年,除去那些很古老的傳說之外,這數百年里,也就只有帝陵里的傳說,一直都在,從未消失。
帝陵里有什么,這是困擾著這些修行者數百年的問題,這數百年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得到真正的答案,可從來沒有人打開過那座帝陵,所以便只能猜測,以及讓傳說繼續流傳。
有句話叫只要肯走,總歸有一天可以走到盡頭。
這世上的傳說和秘密也是這樣,只要肯花時間去琢磨,總有一天會得到答案。
那座帝陵也是這樣。
在世間流傳著帝陵會在最近數年之內開啟的同時,另外一個消息也傳了出來,說是在大祁的南望郡,有一個普通獵戶,上山打獵的時候,誤入某個山洞,在里面找到了一本古籍,是一本前人的手札,那手札便記載著帝陵開啟的方法。
那獵戶不識字,他撿到那手札之后,便將其帶回了家中,卻沒覺得是什么了不起的事物,反倒是被他隨意用來墊在了桌子底下,要不是數日之后有兩個讀書人在他家里借宿,無意之間發現這本手札,怕是這本手札要不了多久就要被那獵戶直接燒了。
兩個讀書人識字,卻都翻看了這本手札的內容,兩人都是讀過史書的人物,一看到這手札中竟然記載著那位傳奇君王陵墓的秘密,都坐不住了,為了不走漏風聲,兩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竟然是提起了屠刀,在夜晚動手殺了那個獵戶。
然后兩人帶著手札,想要前往咸商城,將其呈交給大祁皇帝,依著他們想來,這樣的寶物一旦是交給了大祁皇帝,他們得到的賞賜一定不少,只是兩人結伴前往咸商城途中的時候,其中一人對另外一人起了殺心,于是在半路上,這兩個讀書人又發生了一次內斗,不過雖說一人動手,卻是沒能斬殺了另外那個人,只是一刀砍掉了他的一只手臂,反而讓他逃脫了。
那個逃脫的人大難不死,被某個宗門弟子救下之后,得知了這個秘密,那個弟子當即便稟報了宗門掌門,這樣的傳說每天都會生出幾個,一開始那個宗派掌門并不相信,可還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了幾個修行者去截殺那個讀書人。
數日之后,他們找到了那個讀書人,將其斬殺之后,把手札帶了回來,在這之后,又讓幾位懂行的修行者勘驗,發現這手札存世據此已經有數百年,大概和那座帝陵的建造時間相當,這讓他們驀然一驚。
說不得這就是知道當初大祁皇帝帝陵秘密的修行者,現如今隔著當年已經是數百年,若是還有誰站出來說自己知道關于大祁皇帝帝陵的秘密,恐怕是沒有幾個人相信的,只有這樣的古籍,才真正的有可信度。
知道了這樁事的那個宗派掌門當天便下了嚴令,不然任何人透露出去,為此還殺了好幾個人,就是為了防止消息走漏。
不過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消息即便如此掩蓋,也還是傳了出去,沒過多少時日,那個宗門便被人滅門了。
消息就此流傳出去,整個南陵都知道了關于帝陵如何開啟,有一本手札說的十分詳細。
無數宗門在動用各自的力量,探查那其中的真相,那位寧啟帝的帝陵或許說得上是這個世上最大的寶庫,而且還不是普通百姓眼中的珍寶。
那是所有修行者都抵抗不了的誘惑。
金闕境之上的秘密,那可是長生兩個字。
別說是一般修行者,就連四海之主和大祁皇帝,以及各大宗派掌教這樣的大人物都會極其上心。
而在消息傳得沸沸揚揚的時候,那些大人物,只需要做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確定有那么一本手札,的確是數百年前的東西。
第二件事便是找到它,知道它上面記載的開啟帝陵的辦法。
所以在消息傳出的時候,不僅咸商城里派出了好些強者,就是各大宗門,也有強者離開山門。
如果說之前所有人都還在看著孟秋池和大祁皇帝那一戰,那么這個時候開始,現在南陵所有修行者,最想要知道的,就是那本手札究竟寫了些什么。
所有人都在找手札。
許多大人物開始行走世間,忘塵寺的幾位高僧大能,一直極為受人敬仰,但還是未能忘塵,開始為了忘塵寺奔走。
明月樓的其中一位樓主,在月夜里為了問出手札的線索,一個人屠戮了一整座宗門,雖然沒有留下任何證據,但有人卻看到了天邊的一輪明月。
歸劍閣的幾位長老聯袂而出,一邊找尋手札,一邊磨礪劍道。
劍庭的那位掌律,甚至親自出山,
便是為了找尋那本手札。
咸商城里,據說還有皇族跟著出城,那位大祁皇帝的意志無比清楚,帶回手札,不管是誰攔著,都可殺。
這便是大祁的意志,一位南陵之主的宣告。
所有的修行者,不管是主動和被動都被這事情牽扯,唯有柢山,仿佛置身事外。
柢山只有四個人。
掌教常遺真人這些日子做的最多的便是烤魚,一到傍晚,他在山頂的茅屋前烤魚,香氣會傳出去很遠,這頻繁的烤魚,讓山上那些河流里的鯥魚數量銳減。
大師姐阿桑傷勢很重,尚未復原,回山之后,潛心養傷,最多每日清晨日落出來看看,別的時間,都躺在床上。
小師姐洛雪,性子活潑,小師弟顧泯回山之后,這位小師姐便重新開始研究起了菜肴,為了讓自己的小師弟吃到最為好吃的菜肴,她每日忙得昏天黑地。
一段時間都沒有出現在顧泯眼前了。
至于顧泯,寫信到歸劍閣是他做的最多的一件事,除去這件事之外,他每日都會和在竹樓里的書蟲下棋,書蟲的棋力已經比起之前好了很多,顧泯現在想要每局都勝過他,其實已經不容易了。
不同于山下的紛亂,山上的氣氛顯得很是祥和。
直到某天傍晚,顧泯收到了一封信,是古道真人的回信,在回答他的問題之余,他順便提了提那個流傳多日的消息。
顧泯站在窗前,看完這封信之后,然后靠著窗,在窗前坐了下來。
書蟲問道:“何事?”
顧泯沒有說話,只是把信遞了過去,他們早已就成為很不錯的朋友,這些事情自然不會瞞著。
書蟲拿起信看了幾眼,然后放下,有些沉默。
寧啟帝和大祁皇帝都是一代雄主,可真要比起來,不管是修行境界還是成就,寧啟帝都要遠遠勝過大祁皇帝。
這樣的人物,死后的陵墓里,即便沒有金闕境之上的秘密,也會有很多修行者都心動的東西。
“那座帝陵存世差不多已經有一千年了,到了如今,終于要打開了?”書蟲有些感慨,他也清楚,沒有任何秘密都夠永遠封存,只要有一人知道了,很快便會有更多的人知道。
顧泯想起在大能洞府里看到的那座照天城,以及城里發生的事情。
“那位,究竟是什么樣的存在?”
所有人都知道了帝陵的傳說,自然也有很多人對那位寧啟帝也有了很多好奇。
書蟲活得久遠,看了無數多的書,知道的辛秘更是不少,問他寧啟帝,應該也算是問對人了。
“晚云真人是大寧皇族,說起來,他身上流淌著的,便是大寧皇族的血,他能夠成為一代劍仙,未嘗和身上流淌著的血液沒有關系。”
修行者強大到了一定程度,身體便會出現一定變化,誕下的后代便極有可能在修行上極有天資,這并非是百分之百,但概率很大。
至少會比普通百姓的孩子概率大很多。
晚云真人有如此天賦,說不定便是因為這個。
“千年之前,整個世間也是諸國林立,無數大國小國都存在于世間,大寧那會兒應該叫做寧國,位于南陵的偏遠之地,數代國君志在天下,厲兵秣馬,幾代人為之努力,終于在兩百年后,一個年輕天才成為了寧國的國君,那個人便是寧啟帝。”
寧啟帝接過祖宗的基業,開始了一統天下的征程,他重用謀士,培養修行者,改革內政,最重要的還是和當時的柢山結為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