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主將之死而目不瞬,臨陣判斷埋伏則色不變,撤兵之間兵馬紋絲不亂,敗逃向后軍心士氣如虹,雷簿、陳蘭果有名將之風。
我此番本欲設伏,縱不能一舉擒殺袁術,亦可賺他一員大將。
不想袁公路用兵倒也謹慎,自入潁川以來,始終只以千人為先鋒試探,我連送一十四城,竟未能誘其半分疏忽。
好容易等來這先鋒大將劉勛,還是個有權無實的庸才。
你此前雷簿、陳蘭籍籍無名,必是如今日這般,功勞盡被劉勛所奪,今番殺了他,倒似我等為袁術除一蛀蟲。
只可惜來的不是紀靈。
夏侯惇獨目之中浮現猙獰之色,否則我誓報譙縣羞辱之仇!
......
卻說方才陽翟城外驚變乍起,兔起鶻落之間。
驚見劉勛遇刺,雷簿、陳蘭心有余悸之間,暗道僥幸。
幸好劉勛老賊貪圖獨占功勞,不讓他們靠近分毫,不曾想此舉反倒救了一命。
眼看那名獨眼甲士,勇猛非常,只靠劉勛身側隨行兵丁,絕非對手。
他二人對視一眼,無不大喜。
太好了!
今日,合該我等忠義之士,為主公除此老賊,以立大功。
他們如此作想,可麾下先鋒兵馬千人,眼見主將有難,焉能不救
恰在此刻,雷簿、陳蘭二將立時站了出來,將兵馬喝住!
然而,雖說要為主公除賊,以免走私軍械糧草給他之隱患暴露。
順帶劉勛這先鋒大將一死,他二人這趟提心吊膽的差事也能就此結束。
一個折損主將的問罪肯定少不了,但有連下十四城的功績在,料也無妨。
雷、陳二人心照不宣,各自計較已定,可此事雖為忠義之舉,總也不能拿到明面上說。
雷簿望著城下已陷入險境,岌岌可危的劉勛,話語微頓之間,計上心頭,張口就編。
眾將請看!
世間豈有中門大開,只遣兩個老弱病殘之人,行刺殺之理
以刺殺之術攻我軍必救,實則借劉勛將軍性命為餌,哄我等中計。
一旦兵至城下,只恐伏兵盡出,我等盡歿于此。
陳蘭與雷簿配合多年,早有默契,聽他前文,便之后意,繼而接話。
正是此理!
此必敵軍詐降誘敵之計,已被雷將軍看破。
今敵軍狡詐,我等萬不可上當中伏,讓劉將軍犧牲之血白流。
當此之時,眾將隨我即刻撤回中軍,務必要將劉將軍此番犧牲之壯烈悉數告知主公,屆時攜大軍來攻,誓報此仇!
一切罪責,待回稟主公,我二人以此前一十四城功勞,替弟兄們一力承擔!
今次絕不使諸君,憑白死于賊人奸計埋伏。
雷簿拔出手中寶劍,朗聲疾呼:眾將士,隨我沖鋒!
他一臉慷慨大義之色。率眾向后沖鋒!
這千人先鋒軍,本就是抽調雷簿、陳蘭及劉勛心腹將校所湊。
此時劉勛心腹大多被他領去一道接受獻城之功,余者盡皆雷、陳二將所屬,當下聽他二人這般語,還要以功勞為他們抵罪,哪有不肯的
眾人大喝一聲殺字,其聲震天!
追隨二將,向后方發起沖鋒,足有一往無前之勢,士氣之盛遠邁來時。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