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局勢動蕩不安,亞洲能否在動蕩的局勢中保持穩定?雖然不能完全保證亞洲不會出現局部的緊張局面,但是我們也應該有信心用我們的力量,團結的力量去維護亞洲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我們并不喜歡戰爭,但是同時,我們也不懼怕戰爭,任何膽敢挑釁亞洲獨立與自由的外部勢力都將遭到亞洲力量的沉重打擊,亞洲人用戰爭贏得了獨立與自由,同樣,亞洲人也有信心用戰爭保護這些來之不易的獨立與自由,以及作為人類應該享有的尊嚴與榮耀”
趙北的開幕辭用時半個小時才完成,雖然對和平的向往占了大半篇幅,但是對戰爭的叫囂也占了一小半篇幅,通過中國總統的發,所有的與會者都意識到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無論世界局勢怎樣變化,亞洲都將以一個整體去應對這種變化,不僅將用武力維護亞洲的“集體利益”,而且也將用武力對付那些“亞洲的叛徒”,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畢竟,領導這個亞洲集體的是一個“遠東狂人”。
中國總統發完畢,就輪到會議主席發,但是此時,底下的聽眾中卻有不少人開始琢磨別的心思,日本代表在思考與中國共同領導亞洲的問題,暹羅(泰國)代表在琢磨著如何說服來自柬埔寨的代表,將尚未正式組建獨立政府的該國并入暹羅,緬甸代表則在擔心目前日益緊張的緬北局勢,那里的一些民族武裝正在鬧騰,叫嚷著要獨立建國,而改組大會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緬甸局勢,是否拆分緬甸,這直接關系到緬甸的利益,至于印度代表,也有與緬甸代表一樣的擔心,印度的民族數量更多,而現在,在“亞細亞解放陣線”內部有一種輿論,認為印度應該分成更多的小國,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印度的長治久安,否則的話,印度國內的民族與宗教的強烈沖突將嚴重影響印度的發展。
就是這么復雜,連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更別說是由人組成的國家了,利益面前是沒有什么好猶豫的,各國代表都摩拳擦掌,準備為本國爭取更大利益,而且既然多數國家都剛剛獨立不久,軍事力量不強,那么也只能仰仗盟主主持公道,盟主也只能是中國,畢竟,中國軍隊現在都還在各國有駐軍呢,各國政府也不希望中國軍隊現在就離開,因為各國政府都有反對派,而且他們還都有武裝,如果中國軍隊現在撤離的話,可以非常肯定的說,許多亞洲新興獨立國家就會立刻爆發內戰,而這個局面卻不是各國政客愿意看到的,不過歐美各國倒是很樂于看到這個局面,而這也正是亞洲各國為什么急著要舉行改組大會的重要原因,當然,挽留中國駐軍維持秩序,這也需要各國承擔一部分軍費,此次改組大會,另一個重要議題就是會費的分擔問題,以及對拖欠會費的成員國的處置問題。
權利與義務密不可分,想享受權利,就必須承擔義務,這就是“亞細亞解放陣線”從成立之初起就確定的原則,也正因此,對英作戰、對蘇作戰期間都可以看見亞洲各新興獨立主權國家軍隊的身影,他們人數不多,缺乏專業訓練,但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從那一刻起,所有“亞細亞解放陣線”的成員國就都已承擔起了盟友的義務,沒有義務就沒有權利,這個信念必須深入人心,成為亞洲的座右銘。
無論與會代表的想法如何,立場如何,都無法改變亞洲走向團結和統一的目標,這是一場對世界歷史影響深遠的會議,所以,各國記者都不想錯過這次會議,與會的各國記者總人數已超過兩百人,甚至連戰火中的澳大利亞也派來了記者,當然,澳大利亞流亡政府更主要的目的是想在這場會議上揭露日本侵略澳大利亞的種種殘暴行徑,取得亞洲各國同情,從根本上影響日本政府繼續戰爭的信心,也正因此,昨天晚上,幾位澳大利亞記者就已經與幾位日本記者在咖啡館里大打出手,雙方的立場基本上就代表了兩國政府的立場。
作為一名中國資深新聞從業人員,《申報》主編,邵振青親眼目睹了昨天晚上發生在八里臺賽車場咖啡館里的那場日澳記者的斗毆,雙方的鼻青臉腫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他也很好奇,想知道“亞細亞解放陣線”會怎么應對澳大利亞政府的圖謀,是譴責同為亞洲國家的日本,還是支持日本繼續“奪取白人的生存空間”?要知道,現在就連中國的青年人,也有不少是支持日本進攻澳大利亞的,澳大利亞政府長期執行的“白澳政策”確實讓許多亞洲人尤其是東亞人起了同仇敵愾之心。
實際上,“亞細亞解放陣線”的眾多口號中就有一個“同仇敵愾”。m!~!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