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過了,現在沒有什么“如果”“假如”現在咱們只能往前頭看,看看能不能給咱們北洋找一條活路,走出現在的困境。現在。咱們對事不對人,袁項城既然到了。咱們就應該團結起來給徐相國撐腰盛宣懷搖頭,推開車門。與唐紹儀走進英國公使館。
名使館的工作人員就等在門口,顯然已得到了朱爾典的命令,唐紹儀和盛宣懷一到,他就直接將兩人領到了會議室。
朱爾典已等在會議室里,而且屋里已坐滿了人,大半都是北洋官場上的人物,與唐紹儀、盛宣懷一樣。在座眾人多半都是北洋里的“文派。小,正是組織起“倒袁派。的主要力量。
“唐先生,很高興您也加入這個團體,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像諸位這樣理智的話,或許貴國根本就不會出現這種混亂局面,那么北洋也不會被聯合陣線逼到懸崖邊上了。”
朱爾典的話似乎將唐紹儀歸類進了“倒袁派”?,這使唐紹儀很是
。
“公使先生,您或許已經知道了南京發生的炮擊事件,現在外務部和總統府正等著我去回話,對于您的邀請我非常榮幸,不過現在,我還必須趕去外務部處理公務,并繼續就南北和談問題與聯合陣線方面進行磋商。現在北洋形勢危殆。我不能袖手旁觀啊。”
唐紹儀的話也表明,他不想攙和到這個密謀中去,無論對方想干什么,他都想置身事外。
“少川,你誤會了,我們在這里要討論的就是維持北洋團體利益的事情。現在北洋軍一盤散沙,狼上狗不上,指望他們那幫武夫,還不如咱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們自己想想辦法呢。”
盛宣懷的話讓唐紹儀更加無所適從了,只得坐下,與眾人聊了幾句之后,這才明白過來他們想干什么。
這幫北洋“文派”之所以會在英國駐華公使館碰頭會面,是因為他們準備成立一個政黨,為北洋集團的某些政客準備一條政治上的退路。
換句話說,他們打算來個“金蟬脫殼
現在,從南京傳來北洋軍向居民區開炮的消息,一旦消息傳播開去。只會使“北洋”這兩個字變得更加臭不可聞,所以,這幫北洋中人改頭換面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不過他們也明白,就靠他們一幫“文派。”根本就不是武夫的對手。所以,他們必須尋找一個靠山。于是,他們與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取得了聯系,并得到了英國公使的極力支持。
面對著一團亂麻的中國局勢,現在的英國政府也有些方寸大亂,眼看著北洋軍是爛泥扶不上墻,一時之間也找不到比北洋更合適的代理人。雖然也明白“文不與武斗。的道理,可是英國公使朱爾典也顧不上那么多了,無論如何先組織起一個政治上的反對派集團,一旦聯合陣線真的掌握了中樞權力,至少也可以用他們搗搗亂,或許他們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但是英國政府卻可以利用他們制造干涉這斤,國家內政的借口。
讓唐紹儀更感到意外的是,就連現在的北洋當家人徐世昌也對這斤小“金蟬脫殼”的計哉非常感興趣,此次會議,徐世昌也派來了一名代表與會,那人名叫王麻,字一堂,號揖唐,曾做過清廷兵部主事,徐世昌任東三省總督的時候,他在東三省督署任軍事參議,是徐世昌的心腹,徐世昌接任民國代理大總統后。便將此人調到了總統府,做了總統秘書。徐世昌對此人非常信任,呼其人時不叫名而叫號“揖唐”由此即可看出此人在徐世昌心中的地位。
實際上,此次會議也是由這個王揖唐主持的,就連盛宣懷也甘心做陪襯,顯然,盛宣懷對唐紹儀說的那句話是真心話,現在,這幫“倒袁派”北洋中人已經開始全力以赴的支持徐世昌了,徐世昌派來的代表自然也就是此次會議的首腦人物。
不過組建新的政治團體還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南北停戰議和,不然的話,等聯合陣線打到北京,這幫政客們也就不用操心這“金蟬脫殼”的行動了,還是打點行裝準備跑路吧,畢竟,他們個個腰纏萬貫,都是那位趙總司令眼里的“肥豬”當初他既然敢拉盛宣懷的肥豬,那么自然也有膽量去拉其他的北洋“肥豬”。
所以,在這幫人看來,無論如何也必須與以宋教仁為首的南方議和代表團達成一致意見,也正是這個原因,盛宣懷才特意在六國飯店門外等候唐紹儀,并將他邀請過來,參加此次會議。
對于眾人的“看重”唐紹儀有些誠惶誠恐,作為一斤小卓經加入過同盟會的人,唐紹儀在北洋集團里的角色有些尷尬,雖然此舉是取得過袁世凱諒解的,但是對于北洋中人來說,唐紹儀此舉有背叛北洋之嫌。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對他以禮相待,那個“干殿下”段芝貴就曾數次在會議上讓他下不來臺。
“鄙人一定盡快與聯合陣線方面達成妥協。不過這還需要徐大總統的正式授權,聯合陣線的條件太過苛復,他們想利用此次和談控制國會和內閣,一旦同意了他們的這個條件,中樞就被架空了。”
唐紹儀的實話實說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沉默了片刻,英國公使朱爾典也將眉頭擰在了一起,在他看來,聯合陣線新提出的那兩個議和條件確實“苛刻”了些。
“我們現在還有別的選擇么?”王揖唐首先打破沉默,他的話說出了眾人心中的憂慮。
是啊,現在的北洋,確實已別無選擇了。
盡快議和,是北洋的唯一出路。!~!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