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1908遠東狂人 > 第177章 宴會(下)

      第177章 宴會(下)

      請德國技術人員固然是因為中德“友誼”,但另一方于安全考慮,把兵工廠的技術部門交給日本人管理,說句實話,這是自己挖坑自己埋。相比之下,還是德國技術人員靠得住些,至少他們中很少有人能夠看懂漢字文件,而且現在德國租界正有不少失業的德國技術人員和軍事人員,他們需要工作,上次柯爾夫在黃州與總司令會談時就曾替自己的同行打抱平。

      當然,趙北也不會當面揭穿柯爾夫的心思,而且他的注意力已被一個正由花園拱門走出來的洋人所吸引,那洋人看上去五十多歲,打扮很奇特,沒有穿燕尾服,而是像他一樣穿了身軍裝,只是式樣比較古老。

      “歡迎總司令,您沒帶舞伴么?我叫漢納根,此次晚宴就是我提議舉辦的。本來應該在門口迎接您的,但是因為聽說你穿著軍裝,我不得不臨時改變裝束,所以來晚了,失禮之處,還望總司令海涵。”

      那個穿著軍裝的洋人走到總司令跟前,一個標準的德國式立正,向趙北微微鞠躬,一口混雜著山東、直隸口音的中國話。

      “閣下就是那位參加過甲午戰爭的漢納根先生?”趙北仔細打量了一下對方。

      “正是鄙人。軍人然是有共同語的!對了,在北洋水師的時候,我的軍銜一開始是上校,您可以稱我‘漢納根上校’。”洋人有些興奮。

      “大東溝海戰的時候,貴國海軍提督丁大人就站在我的身邊,而我,作為一個陸軍軍官,有幸參加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蒸汽機鋼殼戰艦的艦隊決戰!當年的戰爭景象至今仍留在我的記憶深處,大口徑艦炮的轟響時刻回蕩在我的耳邊像是昨天發生的一樣,如果總司令想聽聽當年的戰況,我可以詳細的講給你聽。”

      “謝謝閣下美意,這個話題或許可以成為晚宴上的主題們可以好好的討論一下,為什么北洋艦隊會敗得那么慘。”

      趙北微笑著點頭,雖然他甲午戰爭已很熟悉,但聽一聽戰爭親歷者的講述,似乎也沒什么害處,說不定還能發現些歷史真相呢。

      “關于這個話題,我們可以慢慢探討,且我有一些當時的照片,可以拿出來與總司令分享。現在允許我先為總司令介紹幾位德國朋友。”

      在漢納根地見下。總司令與十幾位德國工商界人士以及他們帶來地女伴說上了話。那些華商、買辦也紛紛趁此良機與這位“湖北王”混了個臉兒熟。

      包括漢納根在內。這些洋人并沒有什么顯赫地大人物。不過其中有幾位軍火客。這些人與德國克虜伯軍火集團、艾哈德軍火集團均有利害關系那兩家重工業集團對德國政界有很強地影響力。趙北相信。只要讓這些人堅信共和軍是一個很好地投資對象地話。或許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真正抱住德國政府地大腿。

      “老爺。晚宴已備下以開宴了。”管家走到劉人祥身后。小聲說了一句。

      “都督。是否現在就開宴?按照漢納根上校地意思。這是一次德式盛宴。”

      見劉人祥笑咪咪地模樣。總司令也微笑著頷首。

      “諸位日與諸位共進晚宴。鄙人不勝榮幸。剛才大家都很客氣很熱情。我想家或許還有許多話要說。不過現在我們先品嘗一下劉府地德式大餐。酒足飯之后。咱們再來認真探討一下中國未來地工業、商業前景。”

      ……

      漢口那邊,共和軍總司令與德國、美國的工商業界人士把酒歡,數千里之外的北京,共和中華的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卻對著一桌豐盛的晚宴無法下箸。

      這場晚宴在東交民巷六國飯店舉行,做東的是英、法、日、俄四國公使,作陪的是十一國駐華使節,宴請袁世凱的名義是恭賀總統府選定,以及袁世凱將總統行轅由天津正式遷回北京。

      法國大廚做的正宗法式大餐,地道的法國佐餐酒,時尚味道十足的法國音樂,就連端菜的侍者也是一副法國古典宮廷裝扮,此情此景,讓來賓沉浸在對“光明之城”巴黎的幻想中,就連刻板的德國人也有些迷醉的表情。

      但作為這場宴會的主賓,袁世凱卻不芶笑,看著那歐式長桌上銀光閃閃的餐具發呆。

      袁世凱沒有胃口,次要原因是法國大餐不合他的口味,而主要原因則是宴會開始前的那場小小。

      發生在英國公使和俄國公使之間,俄國公使埋怨英國對巴爾干弱小民族的歧視,而英國公使則反唇相譏,指責俄國皇帝的手伸得太遠。

      后來還是法國公

      調解,這才平息了爭論。

      袁世凱向手下人打聽,這才明白兩國公使發生的原因竟是前不久剛剛結束的“波斯尼亞危機”,由于英國不支持俄國在此次巴爾干沖突中的強硬立場,導致巴爾干的兩個斯拉夫人小國被奧匈帝國吞并,這使俄國人的自尊心大受打擊,并影響了俄國的國際形象,巴爾干的另外幾個小國也對俄國很有意見,這讓俄國幾乎下不了臺,危機結束之后,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立即下令增撥軍費,可以想象,如果再有一次巴爾干危機的話,俄國人肯定會采取更強硬的立場。

      但是現在,俄國人確實非常惱火,對于英國政府對德立場的軟化,俄國人很有意見。

      英國和俄國都是協約國集團的一分子,為什么也會發生?為什么英國不支持俄國的立場?難道英國又開始與德國謀求和解了?

      袁世凱有些猶豫,他又想起了前些時候德國和美國向他拋去的橄欖枝,可是他也知道,美國和德國拋出橄欖枝不是沒有目的的,他們想要鐵路貸款權,他們想控制中國的幾條鐵路干線。

      是不是應該與國走得更近一些呢?袁世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這正是他食不甘味的根本原因。

      袁世凱的躑躅不是沒有理,剛才他的外交秘書陸徵祥已經向他簡單介紹了歐洲最近的局勢。雖然歐洲的兩大軍事集團已經正式建立,但自從波斯尼亞危機平息之后,歐洲的整體局勢正趨向穩定國拒絕支持俄國挑起巴爾干戰火,也拒絕支持俄國在黑海問題上的立場,這種溫和的對德態度讓德國人很滿意,德國皇帝甚至想與英國簽定一項條約,以便德國在與歐洲大陸上的某國作戰時英國能夠保持中立立場,雖然這一明顯針對法國的提議被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雷爵士一口拒絕,甚至還將這個消息捅給了新聞界,但一個無可爭辯的表象是,現在的英國似乎并不非常敵視德國國未必沒有走到一起的可能。

      但這僅僅只是表象而已。

      國際局勢變化無常,今天敵人明天或許就會坐在一起共進晚餐,對著餐桌上的那些弱小國家指指點點,挑肥揀瘦,用弱小國家的犧牲來換取他們的暫時和平。

      如果英國與德國修好,未必不能同取得這兩個國家的支持樣一來,袁世凱就不必擔心遭到來自南方實力派的挑戰了。

      可是,英國和國真的會捐棄前嫌么?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