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凜冽,細密的雪片紛紛揚揚,江城裹上了銀裝。
長江兩岸傳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春節到了,這是準共和時代的第一個春節,由于共和軍政府廢除了部分苛捐雜稅,歷年拖欠的“皇糧積欠”也一概免除,年關一到,百姓兜里終究多少落下幾個銅板,保證年夜飯的同時,這爆竹也可以多買幾顆。
在這片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趙北正帶著一群參謀,頂風冒雪,在江邊檢閱部隊。
前幾天在京漢鐵路沿線視察,昨天才回武漢,雖是忙碌,心情卻是不錯。
剛才他已檢閱完了陸軍部隊,現在,接受檢閱的是海軍部隊,當然,按照目前的艦隊規模來看,這只能算是一支小小的江防艦隊。
除開兵工廠的那幾條小火輪不算,艦隊轄下共有五艘蒸汽機軍艦,最大的就是巡洋艦“海琛”號,第二大的軍艦是炮艦“楚觀”號,名列第三、第四的兩艘軍艦分別是“楚甲”號和“楚乙”號,這兩艘代用炮艦原本都是輪船招商局的鐵殼貨船,排水量只及“楚觀”號的一半,是趙北從“北洋財神”盛宣懷手里硬搶過來的,命人架上了兩門野戰炮,讓兵工廠在船舷旁~上了幾塊鋼板,改了艦名,正式編入共和軍的海軍序列,雖然戰斗力不強,但好歹是鐵殼,比最小的那艘軍艦“共和”號要結實多了,至于木殼船“共和”號,現在基本上不再承擔作戰任務,只作為交通艇使用,船上的野戰炮也卸了下來,解除了武備。
雖然這些軍艦里真正的軍艦只有兩艘,但毫無問,目前的整個南方革命軍陣營中,這是唯一象樣的海軍部隊,而且由于“海琛”號地存在,就連在武漢江面游弋的列強軍艦也不能無視這支袖珍艦隊。
“敬禮!”
受閱編隊禮儀官張激揚高喊了一聲,佇立在岸上的水兵和陸戰隊士兵們整齊的抬起了步槍,向著總司令敬禮,目光也緊緊跟隨著他,軍官們則抬起手,以標準的軍姿向著總司令敬禮。
海軍士兵們穿著“海琛”號上的白色水兵禮服,精神抖擻,軍官們地深色禮服也同樣筆挺,只是那頭上戴著的三角帽式樣有些古老,與這個時代有些不太合拍,比起總參謀長腦袋上地那頂船型帽來更是顯得保守了。
“將士們好!”
“總司令好!”
“將士們辛苦了!”
“為革命奮斗!”
在總司令和受閱官兵地一唱一和中。士氣、軍心展示得淋漓盡致。為了這幾句口號。張激揚和官兵們可是練了小半天。
騎在楊王鵬送給他地那匹純白色蒙古馬上。趙北舉起右手行著軍禮。從這長長地隊伍地一頭走到另一頭。身后跟著參謀部全體軍官。殿后地則是旅長以上高級軍官。都穿著總司令親手設計地新式軍裝。頭戴船型軍帽。
趙北很快結束了這簡單地閱兵儀式,戴著白手套的右手放了下來,左手一撥韁繩,那匹蒙古白馬調轉馬頭,走向檢閱臺。
在檢閱臺前下了馬,趙北整了整軍裝,正了正頭上的那頂大檐帽,左手摁住腰間指揮刀的刀柄,大踏步的走上檢閱臺,站在臺上掃了眼底下的士兵,田勁夫撐開了油紙傘為他遮擋風雪,卻被(未完待續,)他毫不客氣地一把推開。
“稍息!”
高級軍官們簇擁在檢閱臺下,也都站得筆直,那筆挺的新式軍裝使他們看上去格外地精神抖擻,只是那頭上的船型帽似乎不太配他們地發型。
現在新式軍裝、軍帽產量不高,只能優先配發給軍官——————但是,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他們寧愿像總司令一樣繼續保留大檐帽。
就在高級軍官們想念大檐帽地時候,總司令已開始了即興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