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1908遠東狂人 > 第二十章 撲朔迷離(上)

      第二十章 撲朔迷離(上)

      卻聽那小兵說道:“原來,這滿清的狗皇帝是被咱們革命軍在北邊的一位內應給毒死的!戊戌年六君子變法,皇帝是跟六君子一個鼻孔出氣的,后來西太后殺了六君子,把皇帝也給關瀛臺去了,這以后啊,這皇帝就不怎么管事了,雖說皇帝不管事,可到底是皇帝,每天山珍海味的吃著,人參鹿茸的補著,這小日子可比咱小老百姓強多了,皇帝是打定主意跟西太后比命長呢,等西太后一死,這皇帝就算是扶正了,只是皇帝卻沒想到,他的命是跟西太后的命連一塊的,西太后活不長,這皇帝也活不長。其實呀,先死的是西太后,皇帝當時還沒死,本來要被人扶回金鑾殿坐龍椅的,可還沒等皇帝從瀛臺出來,就被一包砒霜送上西天了。”

      “啊?”另一個小兵驚訝道。“這么說,皇帝是后死的,那為啥朝廷要說是皇帝先死的?那個毒死皇帝的人又是誰?只怕是皇帝身邊的人吧?我聽說了,皇帝吃飯的時候,都有小太監先試毒的,想毒死皇帝,可不容易啊。”

      “聽先鋒官他們幾位長官的意思,那個下毒的人是西太后身邊的一個大太監,他怕皇帝坐龍椅后對他不利,于是就下手了,不過那個大太監也不是幕后主使,幕后策劃一切的那個人,正是革命黨潛伏在北邊的一位內應,雖然幾位大人沒明說那人的名字,但我知道,那位內應不僅身居高位,而且在戊戌年皇帝變法的時候跟皇帝有過過節,如果皇帝親政,第一個不會放過的人就是他,所以呀,他一見西太后病重,就開始謀劃退路了,派人跑到南邊,跟咱們革命黨人搭上了線,答應做咱們革命黨的內應,于是,等西太后一咽氣,那人就聯絡大太監,布置了一番,照常傳膳,假裝太后還活著,然后用砒霜毒死了皇帝,又拖了小半天才宣布西太后已死,然后再勾結幾位王爺、軍機,扶了個小孩當皇帝,結果是皆大歡喜,大皇帝死了,小皇帝就是木偶,大家就都可以拼命的撈錢做官,為了掩人耳目,詔書顛倒了皇帝和西太后的死期,發出來的上諭就變了樣了。聽到皇帝死了,咱們南方革命黨就趁機起義了,這既是與那位北邊的內應商量好的條件,也是他答應給咱們的酬謝,那人說了,如果皇帝一死,天下人心動搖,就是革命的大好時候,只要咱們南方革命黨一起,天下大亂,就更沒人去關心皇帝死得蹊蹺了,等咱們革命黨占了南方各省,那位內應就在北邊起兵聲援,如果大事可成,他就和咱們革命黨人劃江而治,平分天下。”

      “厲害,厲害。不過如此一來,豈不是便宜了那個人?他占北邊,咱們革命黨占南邊,豈不是成了南北朝了?”

      “那個人是漢人,南北朝就南北朝,總比韃子騎在咱們頭上好得多!”

      “那倒也是。”

      ……

      屋子外頭的那兩個小兵直管自說自話,渾然不知屋子里的一眾俘虜已是呆若木雞。

      沒辦法,他們聽到的這個故事實在是太過驚世駭俗,乍一聽似乎像是說書先生編得故事,但仔細一琢磨,這故事未免編得太過嚴絲合縫了些,如果不是真實的宮廷內幕的話,那么,編這個故事的人一定是個天才,而且對于宮廷、官場上的權利斗爭了解得非常透徹。

      在場的人中有不少都是一二品的朝廷命官,尤其像端方、蔭昌這樣的旗人,身處權利中心,又是旗人貴胄,親信、朋友遍布朝堂,消息自然靈通,對于他們來說,剛才那兩個小兵的話里透出的意思非常明白,不需要旁人提醒,他們幾乎同時都想起了同一個人:

      袁世凱!

      袁世凱。這個出身于官宦世家地男人。自從踏上仕途。身邊總是不缺“伯樂”。官場之路走得可說是一帆風順。甲午戰爭之后。更是趁勢而起。靠著編練定武軍地政績贏得了朝廷大佬地欣賞。猶如一顆政壇新星冉冉升起。光彩照人。戊戌年后又被直隸總督榮祿收入夾袋。麾下定武軍也成了武衛諸軍中最有戰斗力地一支新軍。庚子年八國聯軍殺到京城。榮祿麾下地武衛諸軍幾乎被橫掃一空。只有他袁世凱躲在山東看戲。一邊打著“東南互保”地幌子跟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眉來眼去。一邊掃蕩山東地義和拳。不僅保存了自己地實力。而且還贏得了洋人地好感。議和全權大臣李鴻章死后。他袁世凱就成了大清國朝廷和洋人共同青睞地人物。很好地充當了朝廷與列強之間皮條客地角色。

      庚子年被八國聯軍暴打一頓地清廷終于醒悟過來。為了討好洋人。也為了維持統治。開始實行新政。而袁世凱也憑著對洋務地一知半解開始充當起了“新政先鋒”地角色。從編練新軍。到設立新式學堂。從獎勵通商。到倡議立憲。種種跡象表明。他袁世凱真地是一個洋務健將、維新首腦。在洋人和立憲派地眼里。他袁世凱就是那個可以挽救這大清王朝地唯一人選。

      但是誰又曾想到過。當初就是這個袁世凱。在戊戌變法時首鼠兩端。當看到維新派必敗之后。便向榮祿出賣了維新派。如果不是他地告密。慈禧太后也不會對維新派痛下殺手。這個老謀深算地女人原本是打算對維新派諸君采取“冷處理”地。但自從得知了維新派聯絡袁世凱、密謀兵諫頤和園之后。原本并無性命之憂地“戊戌六君子”立即被人提出牢房。審也沒審便被砍了腦袋。用自己地一腔熱血將袁世凱地頂子染得通紅。從此之后。袁世凱就步步高升。在慈禧太后心中地位置僅次于榮祿。

      對于這件事。袁世凱也曾極力撇清自己。在戊戌政變之后補記地一段日記中。極力否認了自己出賣維新派地舉動。似乎他真是無辜地一樣。

      但歷史已證明一切!如果他袁世凱沒有出賣維新派。又怎能贏得慈禧太后地青睞?就靠他編練新軍?辦理洋務?朝廷里不止他一個洋務人才。為什么慈禧只重用他一個?就是因為他曾經用行動向慈禧太后證明了自己地忠誠。證據就是六君子地人頭。這年頭。朝廷需要地不是人才。而是走狗。忠心耿耿地走狗!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