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勁夫幾句簡單的介紹,在這小酒坊里引起一陣騷動,有的人因為過于激動,而失手打爛了一只酒壇,頓時一屋的酒香。
“安慶起義軍!”
所有人都站了起來,驚訝的看著這三位軍人。
“你們是安慶的起義軍?口說無憑。”楊王鵬多留了個心眼。
田勁夫微微一笑,將手里提著的那只褡褳放在桌上,輕輕一倒。
“砰砰……”
沉悶的撞擊聲中,幾十顆亮晶晶的步槍子彈從褡褳里滾落在桌上,讓眾人眼前一亮。
“子彈!”鄧剛伸出手,拿起一顆步槍子彈,將彈頭塞進嘴里,用牙咬住,用力一擰,將彈頭擰了下來,彈殼往桌上一磕,片狀火藥就落了下來。
“這子彈能用!放心。”田勁夫拍了拍鄧剛的肩膀,從腰間摸出只左輪手槍,放在桌上,說道:“咱們今天早上就混進營里了,不過沒有找到你們,所以利用白天的工夫,陸續將五千多顆子彈夾帶過來,此外,還有五十多顆土炸彈,彈藥雖然少點,打不了仗,但發動一次起義卻足夠了,我們安慶新軍發動起義的時候,平均每個士兵才幾顆子彈。”
“不止如此,他們還有兩門速射山炮,就架在山上,隨時可以向這邊開炮。”第二十一混成協的司號兵張立誠接著說道。
“山炮?你們總共來了多少人?能不能直接進攻欽差行轅?”楊王鵬急切的問道。
田勁夫搖了搖頭。說道:“我們來了五百多人。但有一半是新兵。無法正面發動進攻。只能在外圍策應。為你們提供火力掩護。我們地計劃就是里應外合。四面開花。干革命不能光指望著別人。關鍵要靠自己。實不相瞞。前日安慶起義地時候。如果不是咱們那位先鋒官在城里果斷出擊。左沖右殺地話。恐怕咱們連城門都拿不下來。也就光復不了安慶。這次。帶領我們來聯絡貴部地正是那位先鋒官。有他在。我相信咱們地起義不會失敗。”
“你們地詳細計劃是?”楊王鵬一邊問。一邊向眾人分發彈藥。有了這些子彈。眾人地膽氣立刻提升了不少。剛才地分歧自然而然地就消失了。現在他們地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將這些子彈裝進槍膛。射進軍官地胸膛。為死難地同志報仇。
“第一。起義地第一槍由你們打響。一旦發動。必須首先攻擊清軍中軍所在。格殺或生擒清軍統帥。務必使清軍陷入群龍無首地境地;第二。停泊在港汊里地輜重船由我們安慶方面負責奪取或是摧毀。如果能夠順利奪取。你們立即派可靠地部隊接管。并分發槍彈;第三。起義之后。必須立即切斷各營地電線。打亂他們地部署;第四。你們現在馬上就把已經暴露地同志派出去。但不是去安慶。而是回武昌。聯絡留在武昌城地湖北新軍第八鎮部隊。準備響應起義。讓革命地烈火遍地燃燒……”
田勁夫將趙北叮囑過地細節轉述一遍。又加了些自己地見解。楊王鵬等人仔細聆聽。隨即提出幾個改進意見。田勁夫同意回去與趙北商量。考慮到雙方聯絡地便利。起義時首先應該架設一條野戰電話線。并控制河上地鐵架橋。將電線由清軍營壘牽到對面地山岡上。由趙北居高臨下指揮全局。
“請貴使務必向趙長官轉達我們地謝意。若是起義成功。趙長官實乃第一功臣。”楊王鵬站在門外。立正敬禮。畢恭畢敬地向田勁夫說道。
田勁夫回禮。將自己地那支左輪手槍交給楊王鵬。說道:“記住約定地信號。五聲槍響。我部立即炮轟清軍。這支手槍就送給你。反清革命。創建共和。本是我等夙愿。楊兄不必客氣。他日革命成功。田某必與楊兄舉杯同慶!”
隨后,田勁夫等人趁著夜幕的掩護迅速摸出黃泥港鎮,從上游摸回了河對岸的山岡,向趙北稟報聯絡情況。
“諸位同志。”楊王鵬關上門,將那支左輪手槍放在桌上,一臉嚴肅。“革命就在此時!現在我決定,除已經明確暴露的同志外,其他的人立即各回本部,將子彈分發給愿意革命的士兵,平素與你們交好,或是與官長有矛盾的士兵,都是我們潛在的同志,到時槍聲一響,各部聞令而動,群治學社的同志必須沖殺在前頭!對于那些膽敢抗拒革命潮流的軍官一律擊斃,但不可濫殺。都聽清楚了?”
“聽清楚了!”眾人齊聲應道。
“對表!現在是下午七點五分。九點半左右,我來放槍,五槍過后,立即發動起義!然后,按照剛才說好的,各自分頭進行,我率領大隊攻擊中軍行轅。”楊王鵬拿出了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