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還真是呢。
眾人恍然大悟后,他們連連點頭。
可不就是,小許一個小設計,既完善了方便面的便捷性,還給造紙廠有了創外匯的機會。
天哪,許姣姣同志這腦袋瓜子咋長的啊?!
面對一眾領導愈發灼熱的欣賞的目光,許姣姣:“......”
嗯,咱就是說,有時候也不必要硬夸。
她都不懂謝主任咋找到的這個切入點,但是好像,真的可以?
......
鹽市造紙廠副廠長已經唉聲嘆氣兩天了。
他苦口婆心地對坐在面前的劉廠長說。
“廠長,咱們造紙廠只是一個小廠子,你就算跟市里打申請,也不一定能有錢撥下來,還惹了上面領導不高興,你何必呢?”
劉廠長是個女同志,四十多歲,一頭劉胡蘭發型,整個人瞧著干練齊整。
她瞥了眼婆婆媽媽的副廠長。
“就是因為是小廠,我們就不用進步嗎?沒有錢咋買新機器,沒有新機器,咱們怎么搞出口創匯,人家外國人可看不上咱們現在的紙。”
副廠長被噎了一下:“......”
他想說,廠長您是夠心大的,一個紙廠還想搞出口創匯,人家多少大廠子都不敢想。
就你敢想,你鹽市造紙廠臉比較大唄?
紙張是重要生產資料,印刷、包裝、書寫,都要用到紙,按理來說鹽市造紙廠該是上面領導重視的重要單位。
可惜鹽市造紙廠上面還有省造紙廠,那才是大單位,鹽市造紙廠這邊還在死磕出口,人家早兩年就接對外貿易訂單了。
有這樣一個老大壓著,不但是鹽市造紙廠,就是其他市造紙廠效益都一般般。
換個沒啥雄心壯志的廠長,反正國家養著,省造紙廠還是不是外派一些訂單給他們做,餓不死就算了。
但鹽市造紙廠情況有點特殊。
如今的劉廠長以前是造紙廠的婦聯主任,她從農村進了城,到了廠里又上了掃盲班,后來前廠長犯了點事,她就被工人同志們一致推選上來了。
可以說,她是靠著工人的民意上位的。
農村里婦女同志當奶奶的年紀,她當了鹽市造紙廠一把手。
不知道多少人等著看她的笑話。
她上位后就發誓一定要搞好廠子,讓那些碎嘴的人瞧瞧,她一個女廠長也不比男廠長差。
為此她都快把廠子當半個家了,吃住都在廠里。
她從上臺就一門心思的想搞好廠子,后來鹽市供銷社帶頭打響出口創匯的第一炮,市里不少廠子都心動了。
劉廠長也不例外。
但可惜她一個小造紙廠的廠長,想跟鹽市供銷社那種大的國營單位套近乎,壓根沒門路,更別提像第四食品廠一樣,死皮賴臉的求著人家拉拔了。
別人靠不上,那就只能自己上了。
劉廠長下定決心搞出口創匯后,她做的第一個決定就是向上面申請撥款買機器!
砍柴還要斧頭利,有了新機器,才有新面貌,才有新可能。
可是申請一連交上去快半拉月了,一點動靜沒有。
不怪副廠長急得冒火,還生怕她得罪上面的領導。
這就是小廠子的尷尬。
好在劉廠長心理強大,自認臉皮也厚,領導不給批,她就繼續打申請。
只是看來今天她又要再寫份申請了。
“叮鈴鈴......”
劉廠長正這么想著,她廠長辦公室的電話就響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