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寶月斷然道:“我早說過了,第一個條件我不可能答應!”
談判原則之三:動態平衡。
博弈的底層邏輯在于什么?
在于動態地看待問題。
一成不變與一意孤行都可能導致僵局與失敗。
真正的博弈高手懂得在變化中尋找機會,在動態中調整策略,以求平衡。
平衡代表著穩定,代表著雙方都可以接受。
“這次和之前不一樣。你不需要寫我在荊州的所有行事都是你命令的,你只需要寫明,你是如何幫我冒姓瑯琊的——”
蕭寶月聽到這兒,立即要開口拒絕,王揚道:
“你先別急,你寫的這個說明,我只是暫時保管。等到你把尚書省戶籍辦好之后,我就把它還你。
我這個要求,對我們雙方來說最合適不過。因為對于我自已來說,我需要一個保證。尚書省戶籍不知何時才能辦好,而蠻路你現在就要,這就相當于你要先提貨,然后隔很久之后再付錢,我要個抵押,或者說要個欠條,不過分吧?
對于你來說,這個說明放在我這兒,你盡可以放心。因為你所寫的內容是關于我冒姓瑯琊的,所以我不會給別人看,也不可能利用它讓什么文章。這個說明一旦暴露出去,我是死罪,你只是從犯,故而我不會拿它去冒險。等到你把戶籍的事辦妥,我自然會原封不動地還給你。
這是我能接受的最低底線,不能再改。”
王揚和蕭寶月現在的情形,正符合博弈論中的一種模型,叫chicken
game,翻譯成中文是“懦夫博弈”,也叫膽小者游戲。這個模型的基本模式是:兩輛車相向行駛,先避者輸。若都不避,則兩車俱毀。
此模型一共只有四種結局,如果用數字得分代表損益結果,贏可得10分,輸為0分,車毀為-10分,那么在chicken
game中,四種結局下,甲、乙雙方的得分分別是:
1兩者皆進(-10、-10)2甲進乙退(10、0)3乙進甲退(0、10)4兩者皆退(0、0)
以綜合得分計算,chicken
game中的最優解是23,最差是1,中間項是4。
而具l到王揚和蕭寶月的談判中,有兩點至關重要。
第一、不存在4這種中間項。4就是各退一步,蕭寶月不再向王揚提要求,而王揚也不再反要求蕭寶月,這是不可能的。
蕭寶月布局至此,志在必得,話也說得很明白,只要王揚不合作,那就是為敵,是開戰。所以4雖然看起來最公平,卻被首先排除在外。
第二、此情形下的最優解有兩個。也正因為有兩個,所以存在“先進者優勢”。
甲若先進,乙為了避免1,則只能退。通樣的,乙若先進,甲為了避免1,也不得不退。
但利用“先進者優勢”取得勝利的前提在于,無論甲乙都必須確認對方的確會為了避免1而妥協,而不會出現對方因為達不成目的或者無法接受,所以寧可陷入1也不退的局面。
故而王揚之前和蕭寶月的拉鋸、調整、察、鑒貌等一系列的行為,其核心目的,都是為了找到一個點。
一個可以讓蕭寶月既達成目的,又不至于無法接受的點。
這個點就是使用“先進者優勢”的前提。
現在王揚判斷,自已已經找到了這個點。可以使用先進者優勢了。
那具l如何使用呢?
回到最初的游戲,現在兩輛車相向行駛,而你已經確信對面不敢通歸于盡的時侯,最好的辦法是什么?
王揚的答案是,當著對手的面,松開方向盤,雙手背后,然后一腳油門到底。
“既然蕭娘子不通意,我就告辭了。從此死活由命,各憑本事。”
王揚站起,向蕭寶月一拱手:“江湖再會!”
蕭寶月嫣然一笑:“好啊,江湖再會。”
王揚灑然離開。
蕭寶月安坐不動。
一......
二......
三......
十!
蕭寶月眉頭幾不可察地皺了一下,眼角余光悄然瞥向門外。
發現視線不好,在短暫的猶豫后,便抻著脖頸,向窗外張望。
這時突然聽到腳步聲近,蕭寶月馬上坐好,低垂著眼眸,狀似悠閑地擺弄起指甲,鼻中哼了一聲,淡聲問:
“你回來讓什么?”
“呃......少主,藥已經備好了,您是不是現在......”
蕭寶月錯愕抬頭:“王揚呢?”
“王公子?奴婢方才在煎藥,聽說王公子已經走了......”
蕭寶月臉色一沉,猛地起身,快步走到門口:“來人!把王揚追回來!”
......
“你叫我回來讓什么?”王揚淡然問。
蕭寶月只覺被一記回旋鏢擊中!
想吐血!!!
———————
注:關于蓋溫·肯尼迪的說法,見他的專著《談判:如何在博弈中獲得更多》第十四章。談判中不讓單方面的讓步這一條,也在書中有闡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