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洞察模型結束之后,齊磊和老秦聊的就是暈輪效應。
當時,有一組數據讓老秦很好奇。
十六班的特殊任務就是美化倭國,連番轟炸下來,收效甚微。
可是,轉機出現在學校小賣部換商品之后。
一大批倭國漫畫,還有高檔文具,進來之后,雖然賣出去的不多,可是問卷調查中對倭國的態度卻有了明顯的提升。
老秦不明白根源在哪兒,齊磊告訴他,這就是暈輪效應。
二中學生看到倭國漫畫、高檔文具,將之當成了倭國的整體特征,潛意識里認為倭國各方面都好,至少比我們強太多了。
而且,這種潛意識是不理性的、盲目的,甚至是極度偏激,它會輻射到有關倭國認知的方方面面。
一些心智不成熟的,甚至會生出保護意識。
保護倭國,其實就是在保護潛意識里對倭國漫畫的美好幻想。。
那為什么老秦印象那么深,進而促成了這次研討會呢?
因為當時,齊磊就是拿娛樂圈給老秦舉的例子。
齊磊告訴老秦,娛樂業的發展即便再快,也要必然經歷的幾個階段,什么潛規則、資本亂象,那是逃不開的。
細數好萊塢、倭國、韓國、香港等地的娛樂產業,都是這么走過來的,并不稀奇。
但是問題就在于,我們的娛樂產業發展的比較晚,咱們亂的時候,日韓歐美卻已經到了成熟期。
完備的工業體系,以及制度和經驗,是必然要完爆內娛的。
但是,當好萊塢大片比你拍的好,日韓偶像比你的更前衛,更懂怎么抓住粉絲的心,暈輪效應就顯現出來了。
要知道,娛樂、影視是最容易被接受的文化輸出,沒有之一!
西方的民主自由、英雄主義、西式價值觀會通過影視作品和偶像一股腦的甩進來,攔都攔不住。
甚至,染著五顏六色頭發的“娘文化”、“中性化”,也會跟著甩進來。
這個時候,內娛是無法抗衡的。
內地的這些明星,不是說素質不行,而是整體包裝就差了一大節,影視水平、內容也差了一大節。
和日韓,以及歐美的娛樂偶像一比,就像土包子。
太突出了!會被年輕人定義為日韓、歐美的主要特征。
而暈輪效應就是一個主要特征,掩蓋了其它特征,從而形成偏見。
其實,西方對中國的刻板影響,也是暈輪效應造成的。只不過,和國內形勢正好反過來。
國外是,如果瞧不起你,那不論你怎么優秀,都瞧不起你。
而國內是,太瞧得起了,不輪你怎么擺爛,都視而不見。
別小看這種偏見,就拿國內來說,那一代的年輕人開始是哈韓、哈日,向往西方。
后來有多少演變成了恨國恨黨?精日精美?又有多少人給我們的崛起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老秦聽完之后,心驚肉跳。
僅僅只是一條心理學理論,還從來沒有人會從這個角度去解讀它。
也因此,老秦印象很深,導致齊磊在香港給他打電話的時候,沒說幾句,僅僅只透漏了一點點意思,老秦就全明白了,而且在有意推手。
道理老秦也清楚的很,港娛有成熟的娛樂體系,完備的工業化水準,以及成熟的經驗。
引入內地,只要把港圈的那幾個毛病克服住,再安撫住內地的娛樂行業,那對娛樂作品的整體水平、行業的規范化,都有很大的好處。
起碼,不會像現在一樣,讓日韓、歐美的娛樂文化在內地這么突出。
年輕人有自己本地的娛樂內容可以消費,也就不至于過于迷信外來娛樂。
當然了,此時此刻,齊磊和董北國在臺上講暈輪效應,可不是為了讓底下的人也和老秦一樣,憂國憂民,為大局著想。
底下的人也不可能想那么多,多是生意人,眼里看的還是利益。
所以,齊磊在這兒講傳播學,不是為了讓他們明白,而是嚇唬他們。
大概說了說什么叫暈輪效應,至于和老秦說過的那些話,預見的那些影響,齊磊一概不提。
導致臺下的老板們,是一臉懵啊!
越聽越懵呢?暈輪理論,到底和港圈進內地有啥關系?
呵呵,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聽不懂沒關系,可以猜。
上面讓兩個行外人來主持研討會,還講傳播學,這就足夠他們琢磨琢磨了。
只要你琢磨就行,那這個會就不是從經濟利益的角度去談問題了。
要是等你們一圈兒人都發完了,個個說的都是利益,說的是市場,那就完蛋了,董北國和齊磊兩人翻不了天的。
得讓他們知道,這個會,主角是傳播學,不是市場,也不是經濟,更不是你們心里那點小九九。
就這樣,齊磊含混其詞的講了一大通。
底下人一臉懵,臺上的董北國卻得意的不行。
四顧全場,發現有的人還是聽懂了的,有的人聽懂了也裝沒聽懂。
待齊磊講完,董大校長嘿嘿一樂,“大概就是這么個意思,大伙兒回去也研究研究。”
看了看表,“到點了,下午繼續!下午……”
看向齊磊,“下午說點啥?”
齊磊都笑了,董校長這是要把研討會變成傳播學課堂唄?
不過也挺好,別的不敢保證,傳播學他能講一年。
“下午就講講文化休克吧!”
董北國心說,啥叫文化休克?沒聽小廖他們說過啊?
不過嘴上,“那行,就這個了!嘖嘖,這個就利害了。”
說完,抬屁股走人。
還在臺上杵著的華宜王總眼珠子沒瞪出來,什么就下午繼續?我還沒說完呢!
可惜,董北國已經率先起身離場了。
其他人一看,“主角”都走了,那就散唄!
留王總在臺上凌亂。
出了會議室,董北國和齊磊轉身就進了校長辦公室。
好吧,斜對門兒。
董北國頗有種首戰告捷的姿態,“嚇唬住了吧?”
齊磊呲牙,“差不多了,沒看華宜的王老板臉都綠了嗎?”
董北國,“那就好,不然后面的會沒法開了。”
齊磊也是這么覺得,研討會,上面不光要看結果,還要看態度。
如果一些問題可以在會上借機解決,老秦那邊實施起來會省掉很多麻煩。
正說著,有人敲門。
“進!”
董北國和齊磊不約而同的看向門口,讓人意外的是,推門而入的是兩位廠長——八一廠和北影廠的鄭廠長、王廠長。
兩人一進來,就笑臉相向,“董老,齊總都在呢啊!我們來坐坐,不知歡不歡迎啊?”
伸手不打笑臉人,董北國卻是沒法再端架子,把兩人讓進來,親自泡茶。
四個人落坐之后,起初是閑聊,鋪墊甚久,二人才道出來意。
北影廠的老王先開口,問的是董北國,“董老,剛剛會上說的暈輪效應,是不是指外來影視作品會影響國人對西方的判斷?”
董北國和齊磊聽了,都是一挑眉。
要知道,剛剛齊磊只是做了一個名詞解釋,可沒往深了說,老王居然能想到這一步。
董北國笑道,“王廠長有遠見啊!”
只見老王一擺手,“遠見談不上,實屬湊巧。”
苦笑道,“這么說吧,我當年學的就是新聞,浙傳出來的。”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