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等人一直都很清楚,任務肯定是會開始的。
只是任誰也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么快。
陳念預想的時間是在三天之內。
但在訓練狼妹熟悉炸藥的第二天傍晚,他們就收到了消息。
隊伍從空軍基地直接離開。
為此,整個特種大隊以及新加入的林驍幾人,全都是直接從基地乘坐飛機離開。
為得就是迅速到達,趁著還沒有發現的時侯立刻開展行動。
七十年代,我國的直升機研究主要參考的是老大哥家的米-4型號直升機,研發出我國第一架直升飛機——直-5。
又稱為c-5。
但是研發直-5的過程卻充記坎坷。
從五十年代開始,米-4的資料就到達了122廠和320廠。
也就是哈市飛機制造廠以及哈市安東發動機廠。
這樣的情況其實并不少見。
從建國初期到九十年代,東北地區作為重工業發展的重要地區,沒少為國家承擔這類軍工項目的制造和研發設計。
原本還算順利。
當年就有01號仿制成功,并且順利試飛。
只是由于后期躍進沖擊,高指標瞎指揮的情況,試制出現了不少問題和對科研人員的工作阻撓。
不過負責人員以及上面意識到這個問題后,在六十年代重新開始試制。
到1963年優質過關后投入批量生產。
“這批飛機,光是試制研究就用了一千六百萬吶!”胡波背著行李,站在隊伍旁邊,看著眼前白色的直升飛機,以及上面耀眼的紅星,忍不住感嘆。
直-5從五十年代開始試制,一直到八十年代停產。
這四十年的時間里,各種類型的直-5,整個哈市飛機制造廠也只生產了五百多架。
到再晚一點的時侯,直-5退役,能夠再看到它,大概也只能在飛機博物館以及各種圖片上了。
陳念就是如此。
她沒見過直-5。
所以如今眼中閃爍著的激動和驚訝,完全真實。
聽到胡波的話,更是驚訝。
這還不是自主研發,而是試制。
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就花費了一千六百多萬。
六十年代,城市工人的工資平均也就三四十塊錢。
有些城市可能還只有二十多塊錢。
就這,還算是城市中不錯的工作了。
農民家庭就更不用說。
陳念咽了咽口水。
她上輩子退伍了的關系,就算對這些好奇感興趣,能夠看到的資料也都是官方愿意放出的。
但對于老一輩傾盡全力托舉出全新華國的這個印象,也只是比后來的小年輕稍稍多了一些感想。
可現在。
這樣的感情充斥著她的全身。
陳念并不是為自已感動。
而是為這個時期全部的國人而感動。
這怎么能讓她不為這個國家,以及國家的人民去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