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楊廣又哈哈大笑起來,滿意極了。
毫無疑問,李淵是來跟楊廣服軟了,并且楊廣接受了李淵的服軟,這才把王叫了過來,帶著李淵海外賺錢。
楊廣一直不滿意李淵,在破陳之時,李淵砍死了張麗華,讓楊廣耿耿于懷。于是找機會陷害李淵,將李淵趕出了大興,趕去了太原,同時還派人截殺,為秦瓊所救。
眼下大隋如日中天,楊廣積威日重,李淵是如鯁在喉、如芒刺背,坐立難安,再加上楊堅的身體每況愈下,李淵終于是下定決心,來找楊廣磕頭了。
其實楊廣叫王過來,還有另一重意思,便是今后不要在太原為難李淵。
楊廣在太原呆過,王也在那邊做過驃騎將軍,別看漢王楊諒也在那邊,他們都不行。那邊的權力,至今也還是被楊廣捏在手里。王的威望,到今天也沒有消散,那邊都是他的舊部。
就算打完了仗以后把部隊打散了,軍官都送到了別的部隊,但總有留下來的。而且王的影響力,并非是來自于軍官,而是來自于底層軍卒。就算沒有軍官,他派個人過去,也能鼓動軍卒嘩變,何況那邊仍舊還有不少效忠他的軍官。
所以李淵在那邊的日子過的也不好,真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眼下跑過來給楊廣磕頭,王看的出來,雖然李淵還很有幾分不習慣的尷尬,但卻已經是放松了下來。
李世民在邊上沒怎么說過話,眾人說話他微笑,眾人笑他跟著一起笑,一直在默默的觀察。
王感覺的到,李世民在分析判斷,研究楊廣和他王某人都是什么樣的選手。
可惜,眼下的李世民還很稚嫩,甚至就算他是之后的天可汗,也分析不出王。而楊廣是屬狗臉的,喜怒難測,李世民一樣分辨不出來。
王留下吃了頓飯,大家一起商業互吹,這事兒也便就如此過去了,大家今后都是一個戰線的……
又是幾天過去,終于是到了年前的大朝會。
各地的藩王,除了有公務的,能來的基本上都來了。也是這時候,王久違的見到了楊堅。
他是司農寺卿,每月朔望當然是要參與大朝拜的,不過也正是因為他是司農寺卿,他借口公務,帶著一大堆孩子在外巡查了不少時候,上任了司農寺卿以后,基本沒怎么見過楊堅。
別人也樂得他不來上朝,省的他在朝堂上又發表什么看法,指著誰的鼻子罵。雖然上朝的時候,大家說急了也會全武行,但顯然王是不一樣的。
加上平日里沒有什么軍事行動,即便有,也沒有到出動王的地步,所以大家已經默契的忽視了王。
也就是到了年底,丹陽郡公府邸門庭若市,大家這才又想了起來,又開始打探、研究王現在的勢力。
當然,見了王的面都是笑呵呵的。
如今王的位置已經很高了,然而在大朝會的時候,他也還是落到了中間的位置去。因為外面的各種王全都來了嘛,他這個郡公,就不是很顯眼了。
不過王也無所謂,雙手攏在袖子里,盤腿坐在一邊,正好位置不錯,大殿的柱子就在他身邊,于是他懶洋洋的靠在了柱子邊。
場中在做著報告,講著國朝富裕,民生幸福,夸耀著楊堅的功績。
而楊堅則是高高的坐在龍椅上,俯瞰著他的帝國。
王的眼神很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楊堅的面色,是不正常的紅潤,雙眼已經很有些凹陷,人也清瘦了不少,嘴唇還干,呼吸也不均勻了。
聽說就在今年夏天的時候,楊堅寵幸了陳國公主,也就是宣華夫人。為了這件事,獨孤伽羅跟楊堅鬧了矛盾,獨孤伽羅的身體也不好了。
王已經很久沒有見過老丈母娘了,不過瓊花倒是時常帶著孩子進宮說話,她同王說獨孤伽羅的身體也是每況愈下,頑疾難愈。
按照王的判斷,楊堅和獨孤伽羅這兩口子,基本上是過不去下一年了。
獨孤伽羅死的沒什么問題,楊堅的死就純怪王了。畢竟他幫助楊廣提前了三年上位太子,楊廣也是狠,直接就開始給親爹下毒了,這才導致了楊堅也早死了一些時間。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怪楊廣,跟王可沒關系,他王某人可是忠心耿耿,絕對的大隋忠臣……
參與了大朝會,就是過年時候的皇宮宴請,之后便是十五的大朝會,加上賞燈等等活動,如此一番過后,便是開始了新的一年。
各路藩王離去,大隋朝庭繼續的運轉,王的生活也又一次的回歸了原本的軌道。
他一心的帶著已經擴大了一些的司農寺搞農業研究,種了從大洋彼岸弄回來的辣椒、花生、土豆、玉米等等作物,也改良其他的種子。
為了開展工作,他把自己家的一部分人手也調了過來,而不是分開兩邊研究。他還是很有認識的,不必分的那么清楚,畢竟以后都是他的么。
國朝也尚算安寧,突厥滅國的余威猶在,不過四夷惡性難改,又開始有事兒沒事兒的試探找事兒,邊疆爆發了一些小規模的沖突,卻是不為大隋重視的,也就是派了史萬歲,苦哈哈的跑去了西邊打吐谷渾。
目前還是要解決南方的百越、嶺南,等安穩了南方,國朝又積蓄了足夠的錢糧兵甲武備,那時候才是又一次在北方開戰的時候。
眼下朝臣對這些還是有認識的,只要王吃好喝好養好身體,等國朝攢夠了錢,派王上陣就完了,不一定能滅國,但肯定能大勝。
所以國朝又是安穩起來,只有一波又一波的政治斗爭,主要是楊廣掀起來的排除異己,打壓豪門大戶。
這些風波都到不了王的身上,他的存在就已經是楊廣手里的王炸了。只要給兵權,立馬四方臣服,楊廣說啥是啥。
不過顯然,有鑒于王的威勢,楊堅、楊廣也是默契的壓制著王。
王無所謂,老老實實的經商種地養豬,暗戳戳的到處圈地。豪門大戶們也都當看不見,跟著他一起在海外發財,賺回來大量的財富,皆大歡喜。
安寧一直持續到了九月份,獨孤伽羅死了。
然而大家裝出來的悲痛還沒有持續倆月,到了十一月十日傍晚時候,楊廣急召王,要他帶著麾下部曲,披甲執銳前去東宮。
這天,大興落了大雪……
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