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那是正經的大將軍,有他支持,會更添一份大力。”
王負手看著不遠處,被綠柳帶著在院子里七扭八歪走路的小不點兒,“投緣也是真的,拉攏不過來也能交好。此人乃是武夫,心思簡單,也沒有自夸門第,可以做個朋友。”
“那我這就準備一些東西讓人送過去。”
“倒也不必,那不成咱們巴結他了?年節主動送一下也就是了,有個來往就行。”
“府兵都回來了,夫君也要忙了吧?”
“忙不到哪里去,就是剿一剿山匪、水匪罷了。眼下大軍過境,他們得安生一段時日,過上兩三個月才好行動。我也就是給揚州府兵處理一下戰后的軍功事宜,沒太多事情,還是跟以前一樣。”
王擺了擺手,“夫人忙著吧,我得去軍營看看了。”
說了一句,王帶著幾個部曲騎馬出門,去到了軍營之中。
雖然沒打仗,但他是揚州最高的軍事長官,戰后的善后事宜,都要他來安排處理。升遷、撫恤,缺額填補等等,都要他來落實。
充斥著大量的文書工作,以及一些人的分辨。誰是自己人,誰不聽話,誰不懂事兒,誰得收拾。給誰升,不給誰升,不升的要照顧到情緒,凡此種種。
不過這對王來說都是小意思,他去慰問了傷兵營修養的每一個人,甚至還親自問診開方,教導了軍中人急救處理之道。
他也跟每一個按理來說應該升職的人聊過一番,確定他們的傾向,決定他們是否升遷。
讓王比較欣慰的是,大頭兵們不管那么多,誰讓他們好,他們就跟誰。中低層的軍官們,雖然有幾分關系,卻也沒有那么強硬的背景,以往時候反而還被地方大戶欺負,這就統一認識了
于是王也沒做惡人,很是公平公正的安排了升遷名單,寫了撫恤數字報了上去。
隊伍回來了,江都的軍事管制也就解散了。王這時候才真正開始盡他的職責,重整隊伍,安排作訓事宜等等。
只不過眼下也是農忙時候,都是先做的規劃,除了少數的常備兵力,絕大多數都是回家種地去了。
王不事生產,其他事項穩步推進發展,左右無事,便出門去到了揚州各地走訪。他去到了各個聚居的城鎮、村落,跟府兵們聊天,解決了一些府兵們的生活問題。
比如有人家里沒錢,娶不到媳婦,王就給他們放了低息的貸款,放個十年二十年的,每年只需要還很少的一部分就可以。
古人不一定講信義,但他們一定不敢不還將軍的錢……
其實說到底,也還是錢的問題。當然更終極的,是地利產出的問題。地少、產出少,自然活的就不好。
于是王又一次的給他們發放雞鴨鵝豕的青苗,并整理出了一部分的養殖技巧,如何飼養,如何避免疫病等等,這是這兩年他手下的養殖戶們總結出來的經驗。
交給府兵家里養,到時候他再進行收購。當然也會覆蓋掉成本,讓他們有一些盈余,總是多了一些收入。
至于養死的人家,他也不會收錢,全部侯府承擔。
如果算一筆總賬的話,最終還是他賺,只不過是賺的沒有想象中那么多罷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府兵的家庭多了財源,多了各種蛋,可以補充營養,一樣可以賣錢,同時侯府收獲了肉食。沒人賠錢,全都是賺。
只要不是發生大范圍傳染的疫病,就不會賠。甚至要到發生傳染的疫病的時候,人們也已經賺了不少錢。處理一番,侯府再給一些活水,就又運轉了起來。
不過王也還是在盡量避免發生這種問題,他格外強調公共衛生。在深入城鎮、村落的時候,他提出了要打掃衛生,保持清潔,避免害病。牲畜死了都沒事兒,人一旦搞出了傳染病,那就不太好了。
雖然這時候因為人們交流不多,居住不密集,不至于大范圍的傳染。但總也是不好的,能免則免。
同時王也從草原上弄來了一批牛,他一直在進行牛的養殖工作,讓牛多多的。畢竟牛在古代,一直都是重要的生產力。有牛,和沒牛,那是不一樣的。
瘦骨嶙峋的老漢,在前邊拉著犁,步履維艱。強壯的牛牛,鼻子上掛個環,慢慢悠悠、輕輕松松……
總而之,王走了一圈揚州地方,收獲了府兵之心,收獲了不少百姓之心,很有賢名。人們都說將軍是好將軍,跟著將軍過的好。
王總是擺手,說都是晉王殿下的關懷,他也是給晉王殿下辦事兒的,大家要念著晉王的好,念著皇家的好。
如此就不算私受民心,也沒人能說什么。但是實際上,這些府兵、百姓們,誰也沒見過晉王,也不認識什么皇家,他們就知道將軍好。
更實際上的是,沒人在乎民心,畢竟這就不是民心。世家的心,那才是民心。
但楊廣對王也很滿意,他知道王的動作,也派人去了解,他是個多疑的人。也便知道了,王總在背后說他好話,他很欣慰。
雖然王脾氣火爆,尤其不喜世家作風,沾邊就著。但王對他忠誠,是他手下最忠誠的人,沒有之一。
其實他一直都對王很放心,在情感上,他提攜了王,在利益上,他給了王很多好處,在政治上,王只有跟著他一黑到底。
他只是習慣性的,想要更清楚的掌控手下罷了,他有著變態的掌控欲……
日常的給楊廣演忠誠不提,走訪了一遍揚州地方之后,農忙也差不多結束了。揚州境內的山匪、水匪,也重新冒頭活躍了起來,甚至膽大包天的搶到了他王某人的頭上。
于是王大將軍在揚州境內,開展了強硬的掃匪戰爭,有名有姓的山頭全給踏平,弄著戰船在長江上清掃,追著水匪砍殺。
既練了兵,又掃了匪,還給兄弟們過年發了紅包。同時王有成績,楊廣也有成績,大家臉上都好看。
只有地方大戶們不高興,因為王敲詐了他們不少的錢糧……
這邊的情況,也沒比并州那邊好多少。都是幾個強人嘯聚山林,而后被大戶們收下當狗。要不然之前的造反,那是怎么起來的?這些各種匪們,也是深度參與的。
只不過之前被打跑了去,眼下風頭過去,就又冒出了頭。
王逮著他們打,他們又干不過披甲執銳的正規軍,于是就被王抓到了證據,接著忠誠的匯報給了楊廣,并在楊廣的默許下,敲詐地方大戶,讓揚州的府兵兄弟們過個肥年。
同時,他也跟這邊的大戶走到了對立面……
這是楊廣愿意看到的。若是連王都被拉攏了去,他還怎么睡得著覺?
畢竟王勇猛非常,天下無敵,又善于領兵打仗。真鬧到了一些極端的局面,王殺人可是真痛快啊……
所以王必須是他麾下,跟世家對立的人,如此他才放心……
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