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反叛,王是知道的。因為滅陳以后,雖然江南大戶北遷大興,但也空出了勢力,讓本地的江南豪強崛起。隋朝派過去北方官員,對這些豪強進行彈壓,于是江南本地豪強大戶憋不住了,就聯結一番,推了人出來造反。
其中勢力最大的一股,是高智慧領導的反叛組織。自立為帝,建立小朝廷,大封群臣,有上千戰船,上萬兵勇,在江南肆虐為患。
楊素總領平叛,帶著其他的大將過去,不過數月,便平息了轟轟烈烈的反叛。
而后楊廣調去當了揚州總管,鎮壓江南門閥士族。
于是王問道:“殿下有意下江南?”
“就知道你能想到。”楊廣哈哈笑,“本王的兄弟們都難堪大用,本王在這邊又承了你的大功……”
“非也,殿下,非是承了某的大功,前番草原之戰,皆為殿下英明統領,殿下更是知人善用,讓某為前驅,如此方有成就。”
“你倒是會說話了。”
“某從來只說實話。”王舉起了酒杯邀酒。
楊廣更滿意了,喝了一口燙酒,接著說道:“除了本王,也沒有別的合適的人選了。江南富庶,遠遠強過這苦寒之地。子,你意下如何啊?”
“某自是跟著殿下走。”
“本王問你有何見解?”
“殿下想去便去,而今殿下廣收并州民心,再往江南一行,如此有兵有錢糧,自然高枕無憂。他日便是太子坐上了皇位,殿下也有力量起兵清君側。”
“你啊。”楊廣好笑的搖頭,“那便如此說定,你隨著本王去那江南,斗一斗江南大戶。”
王沒有說什么屁話,楊廣說啥是啥。
盡管他現在名義上是太原驃騎將軍,已經脫離了晉王府,按道理來講,不用隨著楊廣一起調動。但是楊廣既然說了,那就肯定能給他調過去。
突厥確實是禍害,王確實是能打,但也不是非他在這邊不可。事實上不論是dtz還是西突厥,都被打的對大隋稱臣。
楊廣所以被困雁門,是因為那時候大隋已經是搖搖欲墜了,發揮不出中央集權的優勢來,楊廣對他的帝國已經徹底的失去了掌控,偌大的大隋已經分崩離析。
后來頡利可汗能那么囂張,跟李世民渭水盟誓,主要就是在大隋崩壞的時候,趁機發展了起來,達到了突厥的巔峰狀態。
再后來李世民臥薪嘗膽,咬牙切齒的苦心經營,而后李靖給突厥滅了去,后來雖有殘部,但已經難成大氣候。
于是王十分干脆的應聲,又陪著楊廣說了會兒話這才離開,回到了他的府邸中。
直入了后宅,找到了在暖房里看孩子玩的蕭媚。
在今年的三月份,蕭媚成功產下一子,王給新兒子取名‘鴻’。
此刻的小東西正穿著一身小衣服,在溫暖的暖房中吧嗒著嘴,到處亂爬呢。
看到親爹回來,顛顛的湊近了來,攀著親爹的腿就要往高處爬。
王將其抱起,一下一下的扔到空中再接住,傻小子咯咯傻樂,又被懸在空中,小手死死的攥著親爹的手指,來回的搗騰著腿。
如此玩弄一番以后,王這才把孩子放在地上,到了一邊同蕭媚坐在一起。
屋里伺候的丫鬟被支了出去,王說道:“又得收拾東西了,要回大興朝拜。另外江南有人造反,派了楊素領軍平叛。晉王有意下江南,咱們也得跟著。”
蕭媚不理解:“并州局面大好,這個時候過去?”
“就是因為局面大好,才要過去啊。便是晉王不去,怕是陛下也要讓晉王去,與其被動,不如主動。”
王這么一說,蕭媚就明白了。
是楊廣在并州干的太好,不能讓楊廣繼續留在并州了。否則今后楊廣將并州經營的鐵桶一塊,那時候說什么都來不及了,楊廣就是不反,也得被逼反。
于是蕭媚說道:“看來陛下還是偏向太子啊。”
“這種事兒,不是一年兩年就能解決的。太子要出更多的錯,晉王也要做的更好。此次江南反叛,便是地方大戶被壓的太狠,叛亂可平,人心難撫,就是給晉王找事做。”
這是楊廣自己就看明白的,他在并州經營如何,他自己是有數的。為了保證太子的穩固,保障統治權力的安全延續,楊廣這種變數肯定得按回去。
安排到江南就是個好選擇,楊廣跟江南大戶斗來斗去,大家都消停了。由此也可見得,楊堅的智慧。
王笑道:“不過也不錯,咱們到那邊還能做更多的生意。聽聞嶺南之南還有地,那邊的糧食很多。我們到了那邊可以造船出海,派人去更南看一看,就算弄不回糧食,弄一些香料、珠寶、海產回來,咱們也能賺的盆滿缽滿。”
“那咱們在并州的根基……”
“無礙,咱們在軍中的人位置還不夠,不至于讓人針對。何況還有晉王頂在前面,晉王肯定是不會看著他的心血東流。余下的那些地,總不會有人想不開巧取豪奪到咱們頭上來。咱們的生意遷走,這邊留著鋪面賣東西,匠人都帶走就是了,沒什么影響。”
“好,那我這就去安排,你跟孩子玩吧。”蕭媚說動就動,干脆的很。
王也不可能真的看孩子,他馬上要走了,猴年馬月才能回來,得跟手下人交交心,安撫一下,穩定住現在的基本盤。
眼下老王家已經壯大起來,跟著老王家吃飯的人都有幾千了,正經也是個新崛起的大家族了,就是人丁不旺,若不然那肯定也是有著相當的影響力……
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