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影視世界從藥神開始 > 第八九五章 對壘

      第八九五章 對壘

      諸葛亮領了任務,一路快馬奔回京畿,由武關入漢中。傳信的士兵要比他快的多的多,雖然諸葛亮也是精通六藝之輩,弓馬也算嫻熟,但相較起專業的軍士還是差了許多。

      是以諸葛亮到漢中之時,文書已經洛陽,送至漢中郭嘉處。

      后人戲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也確實是戲。畢竟郭嘉死的時候,諸葛亮也才是二十多歲而已。再早幾年,諸葛亮還沒及冠呢。以天命講人道,實在勉強。

      當然王是信天命的,要不然他最敬愛的活爹說不清楚,只不過對王來說,他就是天命。很多時候,王某人還是很有幾分霸道的,成長很大。

      對于王的命令,派出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諸葛亮,過來分了他兩萬大軍,以攻蜀郡,郭嘉是沒什么想法的。王大將軍絕世好老板,英明神武了這么多年,從未行差踏錯,郭嘉相信王的眼光。而且他也看到了抄送過來的諸葛亮上疏文章,還是認可諸葛亮水平的。

      既然大將軍已經下令,他配合就完了,沒有那么多的廢話。再者他其實也沒有多勤快,以前很想出去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但是干的多了,就覺得沒意思了。他甚至時常在想,王大將軍一統江山登基稱帝以后,他就啥也不干,享受生活。現在有人愿意任事,他也是樂見其成。

      況且大將軍明令,諸葛亮的糧草由他督辦,那就是受他轄制,是可以直接命令的。他明白大將軍的意思,就是給這個諸葛亮機會,卻又要穩妥的保證不能出更大的麻煩。

      郭嘉先前就想尋機翻越巴山,派趙云去了西城(安康市),現在正好,這一路的戰事就交由諸葛亮來辦,他主要負責另一邊,也省的鞭長莫及。

      所以他沒有跟諸葛亮見面,只是寫了一封信交代了一些事情也就不管了,只等諸葛亮的軍報便是。

      諸葛亮聽命行事,沒有跑去拜見郭嘉,跟趙云認識了一番,發覺其人溫潤穩妥,頓感大將軍厚待。武將不說跋扈,驕傲也是應該的。尤其王手下的武將,有一個算一個,全是成名多年的猛將,他們是有驕傲的。

      他本還準備著應對將領的詰難,沒想到趙云一句廢話都沒有,完全的聽命行事,這讓他很開心,卻也不免有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感覺。逼沒裝起來,不舒服啊。

      安康城外的軍營中,趙云十分謙虛的坐在了下首,問道:“奉孝原本命我率軍翻越巴山,攻打宣漢,以入蜀之腹地,未知參軍何謀?”

      “下宣漢,則我大軍可直入蜀地,無有攔阻。然我料曹軍必然欲重兵下我西城,意在漢中,更在我京畿之地。來此之前,我亦欲攻打宣漢,然我武關牢不可破,南陽重兵集結,縱是此安康,去將軍兩萬兵馬,又余三萬之軍,可以護佑我后方無憂。

      是故,我欲破魚復江關(夔門),此通荊、蜀之要地,且我南郡沿江駐軍甚廣,可以東西夾擊。曹軍若發對岸兵馬救援,則我海軍可渡江而擊,直取長沙。若其不救,江關既下,蜀地既平。縱江關有重兵防守,輕易難克,我軍攻之,亦可動蜀地曹軍。有百利而無一害,如何不為啊?”

      諸葛亮捋著胡子,說的十分自信。尤其看著趙云眼中的詫異,滿意的點頭,舒服了……

      是個人都知道江關的重要性,一旦打下了江關,那么河南的軍隊便可以長驅直入。而以王麾下軍隊的戰斗力,一旦沒有險阻據守,那么他們就已經敗了。

      但是反過來講,既然都知道江關的重要性,老曹自然也是知道的。重兵防守是必然,三五萬軍隊總是有的。所以人們自然就會拔高江關,從而下意識的忽略。

      諸葛亮反其道而行,就算打不下江關,也能封鎖江關補給。而一旦沒了補給,江關能守多長時間就是問題了。同時蜀地的糧食也不少,曹軍相當一部分軍需就是走的這一條線。

      就算是他們被困在了江關西邊,憑借著他們的戰斗力,也能阻擋敵人一段時間,甚至來的少了還不夠他們打的。如此牽一發動全身,既影響了蜀地的曹軍,更影響了荊州的曹軍。對于這一場大戰,是有重大影響的。

      那么郭嘉、賈詡等人想到這里了么?肯定想到了。都是有數的聰明人,如何也不會忽視了這一個地方。只不過賈詡的任務在于看家,而郭嘉的任務在于統籌漢中全局,負責對蜀地的進攻。江關太遠,郭嘉不能及時過去決斷,一個不好就會葬送數萬大軍。

      縱然他們的家底厚,一戰數萬大軍的損失也不是那么輕松就能夠承受的。

      最重要的原因,當然還是因為優勢在他們這邊。郭嘉跟隨王二十年,深受影響。更加的傾向于,用最小的代價結束戰斗,而不是行險。

      這就是諸葛亮不同的地方,自稱有經國抱負的選手,雖然在王治下當了這么多年的官,干的也不錯,思想理論學習的也挺好,但總是想要更大舞臺的,總想施展他的才華。

      軍政分家,以前他不清楚軍隊的實力到底是怎么樣的。現在他統率大軍,深入明白了實力。諸葛亮表示這輩子就沒打過這么富裕的仗,想要行行險,也是難免的。

      總的來說,現在的諸葛亮還是年輕,更有沖勁,一如原本出山時候意氣風發,而不是五丈原之時的無盡遺憾與落寞。

      當即,諸葛亮寫了文書,講明白了他的戰略意圖。

      一份送到南郡,要那邊守著的軍隊注意,必要的時候一起進攻。一份當然是送給了郭嘉,一旦局勢有變,郭嘉要有準備的。他這邊被包了餃子,更要郭嘉發兵援救。還有一份,送到了洛陽督軍府,軍務調動要有明確的備案,這涉及到各種物資以及后備民兵的調動。督軍府會轉呈王,也讓王有所準備,及時應對。

      到了第二天,便十分干脆的跟著趙云一起,領軍進入了巴山,他們要偷偷過去,打曹軍一個措手不及……

      為了方便指揮,曹操就率軍駐扎在鄱陽縣,這里距離揚州戰場的三處戰線都不遠,方便他近距離指揮軍隊作戰。到了如今的這個地步,對于如此重要的戰場,他不放心把指揮權交出去。

      臨近晚上,各處的軍情陸續快馬送至,各地都遭受了猛烈的攻擊,全是請求支援。有那么一瞬間,曹操感受到了排山倒海的壓力,各處告急,好像下一刻就要完蛋了,那感覺一般人的心性是完全挺不住的。

      不過老曹當然不一般,他第一時間就判斷出了,是王親自過來了。并且他同樣判斷出了,王就在蕪湖,許褚面對的就是王。

      很簡單的道理,王的目的是全線渡江。因為如此一來,王就不必跟他老曹全線的隔江對峙。誰都不敢使江邊空防,王渡江,老曹玩完。老曹渡江,對河南進行破壞,損失太大,王好幾年白干。

      而一旦渡過了長江,守衛長江的兵力就得到了解放,那么老曹就是兵敗如山倒。別看他同樣也解放了守江岸的士兵,但是他的一線士兵要靠著人多才能取得優勢,同樣的,他的二線士兵也是如此,他的軍隊素質確實是干不過王的軍隊。

      更重要的一點在于,大軍屯駐和大軍調動打仗,消耗的糧草是不一樣的。即便王不能打出殲滅戰,老曹的糧草也沒法支撐更久,曠日持久,曹操必敗。

      這是一場本就注定了結果的戰爭,不過這世上多的是不死心,不甘心的人,老曹就是這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