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目前,在烏蘇市只有這一家大型運輸公司,如果不租用他的車隊,我們無法保障加工廠每日需求的大量原木啊。”安東攤開雙手,一臉無奈狀。
“不管咋說,我們也不能讓他拿捏住,”趙旻說:“安東,你去趟海參崴,那里是省會城市,肯定會有大型運輸企業的。”
安東想想,覺得趙旻說得有道理,點點頭說:“好吧,我現在就去海參崴,也許你的這個主意能解決問題。”
下午4點,趙旻接到安東從海參崴打來的電話。
海參崴有4家大型運輸企業,他在朋友幫助下,與其中一家擁有35輛重型卡車的老板,進行了初步接觸。
那個企業剛成立3年,所有車輛都是新的,但效益很差,老板有急于合作的誠意。
趙旻隨即喊上基里亞,驅車趕往海參崴。
在路上,趙旻給費威打了個電話。
“費總,現在加工廠正常運轉,但原木的運輸成為瓶頸,小打小鬧根本滿足不了15條生產線的需求。我正往海參崴趕,與一家大型運輸公司洽談租車事宜……”
“這邊的老板對租車費要價較高,我們始終處于被動中,我忽然有了一個想法,想把這家運輸公司買下來,不知你意下如何?”
費威吃了一驚,“趙旻,你的胃口有點太大了吧,加工廠剛投入生產,你就要買運輸車隊,一口吃不下胖子啊。”
“可是,如果我們依賴租車運輸原木,高昂的租車費,會使生產成本大幅增加,也會增加邊合區企業的負擔,壓縮他們的利潤空間,削弱了他們在市場的競爭力。”趙旻說。
“你說的沒錯,可我們只是組建加工廠,解決邊合區企業原料問題啊,如果再買下運輸公司,超出了我們的預想,也會大大超出投資預算。”費威說。
趙旻見說服不了費威,便說:“費總,咱換一個角度想。”
“現在我們租用他們的車隊,他們漫天要價,要是以后看我們掙錢了,再續簽合同時,他們會大幅提高租金的,不然就不租給我們,掐我們的脖子,怎么辦?”
“我想買下一家車隊,就是要把主動權牢牢攥在自己手里,避免今后受制于人。”
費威仍然不同意,“趙旻,這件事先不要談了,你還是租車吧,等以后看形勢發展勢頭,再決定買不買車隊。”
趙旻嘆息一聲,結束通話,郁郁地閉上了眼睛。
過了幾分鐘,她不甘心,把電話打給余梓賢,試圖從他那里得到突破口。
果然,余梓賢看得比較遠,他贊同趙旻的想法,“趙旻,你這樣很有遠見,既能減少原料成本,又能避免受制于人,我支持你。”
“可是費總不支持啊,”趙旻嘆道,“余總,你去找費總,說服她。”
趙旻是晚上6點趕到海參崴的,安東把晚飯安排好了,趙旻隨他走進餐廳。
晚飯吃到一半,余梓賢把電話打了進來,“不好意思,趙旻,我沒能說服費總同意你的設想,但曹婧卻支持你。”
趙旻放下切了一半的牛排,深吸了一口氣,“你不要遺憾,余總,只要你和曹總支持,我就敢干。”
“可是,趙旻,費威是老板啊,如果她不支持,你能怎么辦?”余梓賢擔憂地問。
趙旻唇角勾起,眸光堅定,“我是‘寧成’木業的一把手,企業的決策權在我,古人都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況我是在國外。”
“真,真行嗎?”一向沉穩果決的余梓賢,竟磕巴起來,“費威可是‘寧成’絕對的大股東啊。”
“行不行我都決定好了,”趙旻說,“他是大股東不假,但我是管理者,我有權做出決策,何況,在‘寧成’木業的7個股東里,你和曹總支持,我想穆青和沈杰也會支持的,即使舉手表決,也是5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