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部將親兵,卻緊張地盯著姜維的手,或許怕他的劍一出鞘、便是要自裁!
姜維的臉色紙白,但仍舊保持著鎮定,他當然不會自裁、甚至沒有要沖上去故意戰死的意思。他知道,那么做毫無用處。
直到此時,姜維仍然在埋頭冥思苦想,還有沒有什么奇謀、能夠逆轉天命?至于是什么手段、要付出什么代價,他是不管的,關鍵是要有用!
遠處的嘈雜聲籠罩在整個大地上,但姜維身邊竟是死一般的沉寂。
這時終于有部將勸道:“將軍,現在涪關還在我軍之
手。先走罷,再不走、要被圍在這座山上了!”
“走!”姜維當機立斷,轉身扶住馬背,便翻身上馬。
眾將士遂簇擁著姜維,騎馬而行,從大本營駐地的西側山上退走。
不知過了多久,眾軍來到了涪縣城對面、芙蓉溪西岸。大伙到達此地,已經能看到涪縣的城樓。
眼下漢軍主力已經大敗,將士死傷、被俘起碼會過半,軍械輜重更是損失殆盡;涪縣即便還能死守,也成為了死地!于是姜維并未打算去縣城,而是帶著人、繼續朝涪水方向撤退。
此役大概算是背水一戰,大軍后方,有涪水、芙蓉溪兩條河流阻攔。但并不是沒有退路,涪縣城西南方向、涪水較窄的地方,已經事先搭建了浮橋,原先主要是為了與成都方向、保持暢通的聯絡。
姜維暫時也沒有去浮橋,而是在芙蓉溪西岸暫時駐留,準備先收攏一些后退回來的人馬。
身邊的司馬師許久沒有吭聲了,他的神色看起來、似乎比姜維還要難受!司馬師在姜維身邊、一直是做謀士的事情,但他在魏國當過領軍將軍,其實是個能排兵布陣的將才,當然很明白漢軍此時的處境。
姜維把司馬師單獨叫到了營寨外面,從懷里拿出了一份帛書,徑直說道:“上面有大將軍印信,子元去東吳罷!盡快趕到巴東郡,在關隘見到漢軍守將,便告訴他們、汝要前往吳國請援。”
“將軍……”司馬師的神情頓時十分復雜,但還是伸手接過了帛書。姜維點了點頭。
兩人沉默片刻,司馬師又問:“將軍何去何從?”
姜維道:“朝廷派了諸葛瞻到綿竹關督軍,隨后我便把前線的兵權、交給諸葛瞻。我與子元的身份不同,須得回成都、以聽候朝廷發落。”
話音一落,彼此又是相顧無。其實他們有很多話可以說、很多情緒想發泄,但司馬師與姜維的性情有點相似之處,都是那種很冷靜的人。
....。....。....。..--------------------
ps:感謝本書至尊書友“書友簡”的又一個盟主!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