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只是點了一下頭,然后看了董厥一眼,心道:把我當什么人了,我是那種打了敗仗、還想蒙蔽陛下的人嗎?
將軍閻宇的嘴角動了一下,終于開口問道:“接下來,我軍該怎么辦?”
姜維轉過身,接過隨從手里的圖紙,然后在矮案上展開,埋頭看了一會。
眾人都默默地跪坐在周圍。姜維便抬起頭道:“先去兩百里外的梓潼城。”
人們毫無反應,因為金牛道就是沿著漢德縣、梓潼郡城、涪縣、綿竹這條路直通成都的。
閻宇果然問道:“我們要朝成都退兵?”
姜維愕然!他聽說宦官黃皓很看重閻宇、是想把閻宇當大將軍培植,但聽閻宇的論,能做大將軍?
姜維皺眉道:“成都平原上,利于曹軍鐵騎縱橫,去成都平原必死無疑!我們先到梓潼,是為了把附近分散的兵力、先聚集起來。”
他馬上接著說道,“先前從江油關、左儋道回調的兩萬人,此時差不多到梓潼了;再把兩路剩下的八千人全部撤回!我軍總兵力便能達到六七萬。”
稍作停頓,他又指著地圖道:“聚集兵力之后,先假意往涪縣方向行進;待曹軍追擊過來、我軍便利用山地阻擊拖延時間,然后忽然向東南、江州(重慶)方向改道!那時從成都、綿竹過來的兵力,亦已抵達涪縣,我軍又會合成都來的兵力,可以再次得到
增強。”
閻宇沉吟道:“將軍意欲聚攏兵力?”
姜維側目道:“不然等著被各個擊破?我們向東南進軍的路上,再把閬中的駐軍調集起來;假以時日,江州(重慶)的援兵亦至!那時我軍將重新聚集近十萬大軍,選擇山地戰場,再與曹軍作最后決一死戰!只要打贏決戰,我軍不僅能收復益州,還能重創曹軍主力,進而收復漢中、隴右,甚至關中!”
姜維慷慨而,但眾人竟反響平平!大伙一時間是面面相覷。
左車騎將軍張翼終于皺眉道:“秦亮會去成都罷?”
姜維道:“曹軍進入益州之后,成都便注定守不住了。可上請陛下,成都眾人走分棟嶺(龍泉山),沿江河去犍為郡、江陽郡,暫遷都于江陽或江州;南面還有廣闊的南中諸郡,可以暫避兵峰!我軍則在梓潼附近山區,負責為遷都爭取時間。”
張翼嘆了一口氣,用十分復雜的目光、打量著姜維:“倉促遷都沒那么簡單,陛下與諸公、恐怕都不愿意離開成都。”
姜維凝視著地圖,沉聲道:“須得離開成都!我軍主力未損,尚可一戰;在益州腹地山區作戰,總比當初千里迢迢去隴右大戰有利罷?”
將軍閻宇道:“涪縣以東,到處都是山地,利于步軍作戰。姜將軍為何一定要陛下遷都?”
姜維道:“江州的援軍需要時間、方能北上會合;最重要的是,如此可以不斷削弱曹軍!勝算才更大。”
他深呼吸了口氣,“我軍主力忽然改變撤退方向,曹軍若想跟上來,只能被迫在山間開路、重新尋找進軍路線,不能再沿著金牛道運糧了。路越遠、越崎嶇,曹軍從米倉山過來的糧道越困難;并且新開辟的道路,還得分兵保護。
而我軍在國境腹地行軍,不僅熟悉地形風土,也可以從沿途郡縣獲得糧草。一面可以尋找戰機、不斷對敵軍突出部反擊,一面等時機成熟,即可聚兵大戰,一舉擊破賊軍!”
眾將聽到這里,交頭接耳小聲議論了起來。
司馬師的聲音道:“在此生死存亡之際,既然還有機會,為何要將性命榮辱交于他人之手?朝中諸公、益州士族不情愿,朝廷便不用管他們了!只要軍中將士尚可一戰,陛下同意采用此略、也不是不可能。”
張翼道:“道理是這樣,但要說服陛下,并不容易。”
董厥說道:“事關重大,姜將軍要先行上書、用快馬送回成都,等待朝廷詔令再說。”
姜維回顧左右道:“只是上書不夠,董公、張將軍、子元一起兼程趕回成都,當面敘述大略利害,方能說服陛下!”
大伙聽罷,紛紛揖拜。
姜維遂叫三人去準備馬匹,即刻出發返回成都!
沒過多久,司馬師等人便返回縣寺來道別。姜維趕著寫好了一封書信、給陳祗的信,交給了司馬師。
姜維帶著殷切的心情、又送了他們一程,直到一行人的背影遠去。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