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允星轉了十幾個圈子,終于發現自己大大失態,窺了眼明璣,見她神情淡淡,并沒有什么表示,才放下心來。
可是,看玉人此刻神情自若,寵辱不驚的態度,他心里更明白,明璣道心堅定不移,已將此時境況視為修道途中的劫數,眼下正是以應劫之法面對。
正因為如此,自信問心無愧、行事無偏的她,又怎會主動向天垣翁低頭,壞了修行?
就算天垣翁說到做到,真將明璣禁錮千年,恐怕明璣也只會坦然處之,且利用其磨礪心境,最終破劫而出。
想到這兒,允星身上便是一陣寒意。
起風了。
下一刻,他猛然回頭。入目的,是一道凄厲刺眼的血影,瞬間充滿了他整個視野。
這血影像是從噩夢里跳出來的妖魔,只看它跨過數里空間時的軌跡,允星便有一種天地被扭曲的眩暈感。
等他想到,這是對方霸道無雙的速度所造成的錯覺時,腥風撲面,一縷如同燒紅鐵絲般灼熱的真息已經抵上了他的胸口。
剎那間,允星的氣血綠色了。
鏘的一聲劍鳴,他那把浸淫了數百年心血修為的破軍仙劍自發彈射出鞘,幾乎是貼著他的皮膚,繞體飛前,以劍刃直抵那一縷真息。
方圓里許的澎湃星力被這妙至毫巔的一劍盡數吸納,又齊聲共鳴。天地間嗡聲大作,滿天的星辰似乎都亮一下,然后又同歸寂暗。
允星嗔目大喝一聲,手掌行云流水般抹過劍身,以反手劍式抓住劍柄,向外一撕。破軍劍刃在虛空中劃出一道霜雪般冷澈的光弧,繼而引動周圍滔滔星力洪流,倏然迸發。
尖銳的嘶嘯聲響徹原野,幾乎要撲進他懷里的血影體積暴漲,乍看去便像是一團血色濃霧,被允星暴風般的一劍吹刮開去,翻翻滾滾,幾乎要裂成千絲萬縷,最終散逸干凈。
允星眉頭大皺,心中沒有半分松懈。
他自知此劍雖聲勢驚人,其實完全是性命交關時自救之用,劍氣迸發全無收束,一劍揮出,倒有大部分力量打在空處,難過極了。而且,這詭異情形雖從未目見,可他好像在哪兒聽過……
正迷惑間,遠處草地忽地泥土飛濺,一道與先前幾乎一般無二的血影從地底轟然沖出,那方位竟然是……糟了!
明璣!
允星幾乎想也不想,破軍仙劍化為一道精芒,霎時沒入虛空,再出現時,已經是在血影正前方,隔在它與明璣之間。劍吟清越,直刺過去。
錚的一聲金鐵交鳴,破軍仙劍猛地彈起,直飛向半空,而急速迫近的允星眼中看得分明,那血影里探出的一根赤紅手指,也裂開道淺淺的傷口,出奇的卻沒有半點兒鮮血灑出來。
彈開的破軍仙劍在空中一旋,居高臨下,又是化芒飛刺。與之同時,允星已經飛臨血影后方,手結印訣,齊齊調動方圓十里所有禁制,要鎖定住這妖魔的身形。
然而就在他眼前,血影迸然炸開,飛濺的血霧哧哧作響,似乎有著強大的腐蝕力。而其中放縱奔流的詭譎真息,更是將已經有序集結的星力攪得一亂,使禁制欲發而不能。
允星修行七、八百年,所識極廣,但如此詭異多變的手段,仍屬少見。
他微微一怔,探手收回破軍仙劍,目光才向明璣那里一掃,背后強壓又來。
只是勢頭帶起的風壓,便讓他體內氣血紊亂,好像要漲開似的。
也正為如此,他心中靈光一現,脫口叫道:血魔化心**?不,這是……血影妖身!
允星并不知道,他剛剛所說的話,在四天前,有一個胖子已經先行出口。而且,他們二人的狼狽程度,也相差不遠。
倉促之下,允星開啟了附近一個禁制,在星力噴發的洪流中,他身形搖擺兩下,又倏地旋身側移,其速之快,已經形成了可以假亂真的虛影,而破軍仙劍則穿過肋下,橫在當空。
灼熱的腥風就從他耳邊劃過,可是破軍仙劍卻沒有碰到任何實物。他只能用余光捕捉到一抹血光擦身而過,沒有絲毫停滯,直對著明璣所立之處而去。
它的目標是明璣!
這個念頭翻上來的剎那,允星全身的血液都要凝固了。
而瞬間的僵硬之后,涌動的氣血又盡數沖上了腦門,他想也不想,破軍仙劍再度飛射而出,而他本人則直上半空,窺準一個方向,化掌為劍,劍氣迸發。
開!
在他的吼聲中,整個夜空都似乎顫抖了一下,彷佛是堤壩被轟開了口子,比大海怒濤還要暴烈百倍的隆隆咆哮,剎那間充斥了整個天地。
在這一刻,人的感官已經喪失了作用,地不再是地,天也不再是天,在這偌大的平原上,整個空間像是傾斜了,然后又劇烈地抖晃,像是在海嘯的同時,又突然爆發了一場大地震。
天翻地覆的感覺也莫過于此。
整個星河都綠色了,一道又一道劍光升騰而起,向著太微垣的方向趕過來。
允星控制著身體,在洶涌翻騰的元氣巨浪中穿行,顛簸動蕩的空間內,由于元氣的大量噴發,攪動大氣,讓目光所及之處,只能看到一片折射變形的怪影。
允星知道這是定星失去其一,所造成的必然后果,大約數息之后,聚星臺自動調節,便可恢復正常。所以,對此他并不擔心,他現在心中惟一在意的就是——
明璣怎么樣了?
念頭才動,一聲被狂亂的元氣所扭曲的劍鳴聲竄入耳中。
幾乎與這劍鳴聲同步,因定星失位而引發的元氣狂潮,也從最高峰衰落下來,漸漸歸攏于聚星臺的龐大禁法之下,破軍仙劍彈射而回,被他一把抓住,接下來,他也終于看到了明璣。
一望之下,他先松了一口氣。
此時明璣持劍當胸,玉顏上顏色雖然蒼白,肩頭也染上血跡,但眸中神光聚合,顯然沒有大礙。倒是那血影不知被明璣擊中了何處,一路彈射而回,猶在半空,身形便又再度虛化,轉眼間便化為一道血光虹影,速度更是再次提升。
只不過,或許是被明璣劈昏了頭,它退后的方向,竟然正對著允星。
而且,它一邊退,一邊嘶聲大笑,嗓音像是一個破開的風箱,難聽極了。
從這嘴巴里吐出來的辭,比單純的嗓音難聽百倍:明璣小賤婦,早晚老子要把你玩爆!
無恥!
在明璣的神情瞬間冷凝的同時,允星一聲低吼,破軍仙劍迎著那條虹光便斬。
事發倉促,這妖魔怕是也沒有想到運氣如此糟糕,劍芒起處,允星立時知道,他的寶劍第一次斬中實物。
而緊接著漫天噴濺的血雨也證明了這一點,這些如滾油般的鮮血在虛空中便化為點點火光,消沒不見。
一聲厲嚎響起,那虹光立時黯淡許多,同時一個迅速的轉折,在允星第二劍未發之際,純憑速度,硬是從允星身側抹過,朝著來時的方向飆射而去。
只是在瞬間的爆發之后,它的速度看起來比最初時要差了至少一個水準。
這廝受了重傷!
允星對自身的修為頗具自信,尤其是破軍仙劍的那項異處,更是給他自信。他幾乎想也不想,返身御劍,狂追不舍。
不說別的,只憑這妖魔口里爆出的那句粗口,允星便絕不會放過他!
好啊,追過來就好!
剛剛引允星來追時,李珣有意放緩了速度,還撞著了幾處禁制,然而漸離聚星臺遠了,他的速度便也逐步提升,一邊仍吊著允星,一邊又一點點拉開距離。
用血影妖身飛行的滋味相當不錯,尤其是這血色虹光以其獨有的質虛無實的特性,再輔以最頂級的速度,視虛空中密布的禁制如無物。
一如《血神子》上所載,妖身大成,即可九天十地,無遠弗屆,破世間一切法。
這看似妄,又被諸家典籍說爛了的贊語,用來形容血影妖身的特質,真是再確切不過。
李珣覺得,他現在就像是一只在天空中狂奔的瘋牛,不管什么禁法陣訣,全部一腳踏過,卻沒有半個禁制能擋他去路。
擎蒼江方向也有不少星璣劍宗修士向太微垣這邊趕來,可是在李珣全不講道理的絕世速度之下,大部分人都是眼前一花,便與他錯了過去。偶爾有幾個反應快的,想發劍或利用禁制攔截,卻也根本打不到實處。
他的速度越來越快,在行將沖出太微垣之前,他終于把允星及后面一些返身追擊的修士拋得影兒都不見,硬是在星河之中,扯了一個大空檔出來。
如此酣暢淋漓的速度,讓李珣忍不住哈哈大笑。
笑聲中,血影驀地一分為二,仍有一道血光高速前沖,而李珣的本體,則在分離的剎那沒入虛空,不見半點兒痕跡。
剛剛飛出的血影,其實就是外化的血魘,李珣進入真人境之后,這一陰損手段也已被他掌握。只是未經修煉,實戰效果遠比不上當年血散人那樣出神入化,但騙人眼球的能耐還是有的。
用血魘吸引追擊與攔截者的注意,李珣則隱起身形,從半空中直直沖下,再沒入到一條流經此地的河流中去。
在河水中,他也不提氣,只是屏住呼吸,懸浮在河流水層。
這段時間內,天空中劍光連閃,不知有多少修士經過,卻沒有一人注意到河水中的變化。
李珣在水中已撤了血影妖身,轉成靈竹模樣,一邊往身上倒換法寶,一邊又回想剛剛的行動。
不可否認,他臨時起意,攪起如此的大風波,很大程度是因為明璣。
至少他不想看到那個一向犀利如劍的明璣仙師,落到被豎子羞辱的地步。
不過,他也只能做這么多了。
他不可能攜著明璣一塊兒沖出去,他只能借允星之手,打開禁錮,再為明璣騰出一個可以脫身的空檔。至于之后明璣如何應付星河內諸多高手的追捕,只能看她的造化。
至于宮侍所說的那件事……反正古音都說了不重要,他還在乎個屁!
而且,若是事態的發展,完全按照古音所預料的那樣,恐怕他自始至終,都逃不出這女人的掌握。
被一個鐘隱掐著脖子已經很讓人郁悶了,他不想再有第二次!
看看現在的局面吧,有一個血影妖身的大魔頭,突然在這時段沖入星河,要置明璣于死地,偏偏一擊無功之后,輕易退走。而接下來,如果明璣成功脫身、星璣劍宗又死上一兩個重要人物……
這看似簡單明顯,卻因程度加重所導致的矛盾重重的情境,可以讓各方宗主首腦想破頭。由此衍生出來的各種猜測,足以構成一團永遠摸不到邊的迷霧。
這正是李珣所需要的。
而他要做的,僅僅是撇清自己的關系,如此而已。
李珣來時便觀察過,此時他棲身的這條河流,正是擎蒼江的支流之一,沿著河床走,不出半刻鐘,就能到達畢宿指定的地點。當然,這個時候,畢宿恐怕已急得瘋了。
他嘿地一笑,但很快就變成了齜牙咧嘴。
他這時才想起來,從聚星臺退走之時,為了吸引允星追擊,他故意挨了一劍。當時因是血影妖身,感覺不出傷到哪里,這時恢復人身,才知那一劍正劃過他胸口,雖不甚長,卻有三分深,差點兒把他給開了膛。
虧得血影妖身恢復力驚人,眼下傷口已經結了痂,想必再過上幾個時辰,就能初步愈合。
李珣微微搖頭,血影妖身固然是好,可是無論攻防,其方式都與以往所學截然不同,若是他一門心思入魔也就罷了,偏偏他還要時時轉換人身,這樣便帶給他很大困擾,說不得以后要深入研究、熟習方可。
思忖間,李珣順著水流向下游潛去。周圍的禁法已不能對他造成什么困擾,他在水里真如魚兒一般,巧妙繞過種種障礙,速度也是不慢,一會兒便是十幾里路過去。
這里天空中修士的飛行路線又有些變化,一部分人仍向太微垣飛去,但更多的修士卻折了個角度,擦過擎蒼江,往與之緊鄰的碧華山方向飛去。
而碧華山,正是畢宿為李珣設計的逃生路線,也就是少微星
王羅的當值區域。
天時變易,星路轉移,眼見此時天色已微亮,星河移位應該又進行了一次。而這時,因為天星運轉造成的天然破綻,也已經到了碧華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