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不能不考慮這種可能性。
“我知道美國的孤立主義者們反對美國參加世界性的戰爭,在這件事情上,我們中國人民與美國人民其實是一樣的。打擊英國人的時候,中國人民面對廝殺還能夠承受。因為我們堅信正義在我們這邊,哪怕是以復仇主義為理由,參與殘酷戰爭的中國人民也相信我們擁有道義上的制高點。這很重要。”陳克比羅斯福“大”兩歲,所以談話的時候他從不用敬語。
“但是,我如果告知同志們,其他他們從未到過的地區有著一群壞人,然后讓他們跑去那些地區去打壞人,去推行正義。我必須說,這其實已經超出了現在中國人民的理解能力與承受能力。而且如果到了那些地區之后,他們發現我所說的內容其實是不準確的,那時候中國的戰士們會感到極大的不安甚至挫敗感。以我個人的一己之私或者理想,而把中國拖入世界爭霸戰中去,我認為這是極為不負責任的態度,在現實操作中也是是愚不可及的行為。對于歐洲事務,我們并不愿意干涉。這個世界已經不可能存在關著門自己過日子的可能,等到歐洲戰爭結束之后,最終雙方還得繼續做生意,我們愿意等到那個時候”
這場最終確定中美雙方最基本立場的談話用去兩天時間,總共花費了二十多個小時。羅斯福終于明白了中國的立場。而羅斯福卻沒有辦法完全明晰的告知陳克關于美國的最終立場。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陳克可以主導中國的立場,羅斯福卻做不到。
在之后,陳克又在美國參眾兩院發表了一次演講。陳克當然知道丘胖胖這個大投機份子發表的“鐵幕演講”,陳克并沒有希望丘胖胖在這個時空還能得逞。所以他很愿意得到這次公開表示中國態度與立場的機會。對此,陳克已經準備了很久。面對著美國參議院與眾議院的議員們,陳克坦坦蕩蕩的說道:
“諸位,我從來不隱瞞我是一個共產主義者的事實,我所努力建立的中國是一個采取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一直以來竭盡心力的結果。如果有人問我,認為資本主義制度會不會消亡,我也從來都會很認真的告訴對方,我認為資本主義制度一定會消亡。如果有人問資本主義制度消亡的時候會不會發生戰爭,我也會回答,有可能會發生戰爭。
但是我認為這種戰爭并不是一個國家消滅另一個國家的戰爭,而是這個國家內部的人民為了解決本國內部矛盾而采取的戰爭行為。這并不是社會主義制度的中國要消滅資本主義制度的美國之間的戰爭,而是美國資本主義制度發展到最高階段之后,因為無法解決內部的深層次矛盾,而由美國人民自己采取的行動。
作為一個共產主義者,作為一名歷史唯物主義者,我必須說明的是,資產階級在歷史上起著非常革命的作用。
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般的關系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于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它把宗教虔誠、騎士熱忱、小市民傷感這些情感的神圣發作,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總而之,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
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圣光環。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雇傭勞動者。
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資產階級揭示了,在中世紀深受反動派稱許的那種人力的野蠻使用,是以極端怠惰作為相應補充的。它第一個證明了,人的活動能夠取得什么樣的成就。它創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羅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跡;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遷徙和十字軍征討的遠征。
資產階級除非對生產工具,從而對生產關系,從而對全部社會關系不斷地進行革命,否則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動地保持舊的生產方式,卻是過去的一切工業階級生存的首要條件。生產的不斷變革,一切社會狀況不停的動蕩,永遠的不安定和變動,這就是資產階級時代不同于過去一切時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關系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素被尊崇的觀念和見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關系等不到固定下來就陳舊了。一切等級的和固定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東西都被褻瀆了。人們終于不得不用冷靜的眼光來看他們的生活地位、他們的相互關系
陳克毫不猶豫的大量引用了共產黨宣的內容。曾經有人評價過,馬克思在寫《共產黨宣》的時候,思想上還是以黑格爾的哲學辯證法的框架。在后期的時候,馬克思本人終于進入了真正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境界。然而《共產黨宣》高度的歸納性,深刻的洞悉力,精深的文字功底,都讓陳克覺得佩服。即便對于這幫資本家的代表以及代人,陳克從來不低估他們的智商,這樣的一群人是能夠理解這些的。盡管他們也會反對這些。
“美國的憲法中明文寫到,合眾國人民,為建立更完善的聯盟,樹立正義,保障國內安寧,提供共同防務,促進公共福利,并使我們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為美利堅合眾國制定本憲法。歷史證明了,美國為了維護美國人民的利益而選擇了資本主義,而資本主義的發展最終在美國消滅了奴隸制度。這就證明了資本主義制度的革命性。
如果不談及革命的話,民主可以看作是一個不斷消除特權的過程,美國也面臨了很多次危機,每一次危機都推動了美國的民主。為了解決危機,美國通過了《反壟斷法》,進而極大的促進了美國本國的經濟發展。
這些都是資本主義制度自身不斷發展,不斷證明了自己生命力的明證。
有些議員會問我,如果中美之間發生了戰爭的話,那將是一場什么性質的戰爭。而我的回答是,如果發生了那樣的戰爭,那不是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之間的戰爭,那僅僅是中國與美國之間基于國家利益的戰爭。
作為一個唯物主義者,我個人認為必須首先承認事實的存在。這個事實是指物質的事實,而不是想象出的事實。物質上的事實是,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資本主義制度,存在著社會主義制度。這兩者都在繼續存在,繼續發展。而且都能以自己的模式推動生產力的進步,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同樣,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殖民主義,而我們中國所發動的戰爭,就是要摧毀這個世界上的殖民主義體系。把世界推進到更加進步,更加文明,每個人擁有更多自由的時代。殖民主義是當今世界需要摘除的毒瘤,而摘除這個毒瘤固然需要更先進國家的支持,同樣更需要依靠的是殖民地人民與殖民主義的斗爭。
這不是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之間的矛盾與斗爭。恰恰相反,我認為這是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需要聯起手來,一起推動我們的世界向前繼續發展的合作機會。
當然,如果殖民地得到解放之后,一定會出現某些國家試圖獨占對獲得解放的前殖民地國家的獨占,那時候引發的斗爭性質與殖民地爭奪已經不同,那是國家以及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與斗爭。我認為不能把這兩件事混為一談,更不能因為未來可能發生的矛盾與沖突,就來否定殖民地解放戰爭的正義性。
這是一場非常重要的演講,陳克含蓄的表明了中國并不愿意與美國發生戰爭的觀點,同時指出了中國在這場戰爭中的立場,以及中國將這場戰爭定義為“反殖民主義”戰爭的態度。不管后世對中國合并了澳大利亞與新西蘭有什么看法,但是中國給與所有被合并地區的人民以中國公民身份的行動本身就代表了中國的態度。殖民地人民不擁有殖民地國家的公民權,這本身就是殖民時代的規矩。
陳克的演講被后世稱為“世界殖民體系徹底崩潰”的先端。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