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條天皇宣告戒嚴。戒嚴要件及效力,由法律規定之。
第十五條天皇授與爵位、勛章及其他榮典。
第十六條天皇命令大赦、特赦、減刑及復權。
第十七條置攝政依皇室典范之規定。攝政以天皇名義行使大權。
這就是日本的憲法,也是日本的權力結構所在。之所以皇道派一度認為要“尊皇趨討奸”,這是有包括傳統以及憲法支持的基礎。
昭和維新因為遭到裕仁的極力抵抗,昭和維新派不得不繞過裕仁,由新政府以及新的日本社會主義自由民主黨組成的內閣來實施政令。
在中國參觀之后,裕仁發現中國的國體政體并不排斥“領袖專制”,陳克在中國的實際地位遠超裕仁最有權勢的時候在日本的地位。這倒真的讓裕仁有了一種視野一開的感覺。
“日本當下的問題是天皇不親政,最重要的是,天皇并非政黨的最高領導者。”裕仁說道。在他看來,陳克是中國最高領導者,從內到外的所有行動,都最終向陳克負責。中國人民黨的政策制定以及實施,都是由陳克主導。這是中國權力現階段的形態。
聽了裕仁的說法,這些前高官們都很不自在。日本天皇與中國領袖之間有很大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日本天皇是日本人民要為之奉獻的對象,中國人民則是陳克要為之奉獻的對象。法律保證天皇至高無上的地位,卻沒有任何法律保證陳克與權力之間有天然的關系。
裕仁想成為日本的陳克,這種想法很好。但是這種想法卻沒有任何基于法律的內容,這完全是個人能力問題。雖然前高官們對裕仁并沒有惡意,可他們并不認為裕仁在科技、軍事、政治上能夠達到陳克的高度。追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其結果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見到這幫沒用的家伙根本沒有理解自己的想法,裕仁頗為失望。他本人并不在乎能否達到陳克的高度,他現在想要的是重新奪回權力,至少不能再失去任何權力了。想達成這個目的的辦法其實挺簡單,只要裕仁明確表示自己支持社會主義制度,將社會主義制度定為日本的國策,以日本天皇的號召力,裕仁就能夠重新返回至少名義上的權力頂峰。而不會像現在一樣被軟禁,被隔絕在日本政治之外。
這種權術是沒辦法直接說明的事情,裕仁如果敢這么直接闡述,其結果是注定要悲劇的。不管自己是不是愿意革命,裕仁都得表現出他愿意革命的態度來。
在這個時候,裕仁看著面前那群沒用的東西,突然想起人民黨在政治課上的一句話,“偽善,是邪惡不得不向正義做出的致敬!”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