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袁世凱極為不滿,段祺瑞也神情嚴肅的答道:“當下的要點是盡快與人民黨接敵,擊破他們。屬下覺得不妨使用圍魏救趙之計。”
蔣百里吃了一驚,這是他與鄭文杰所談的事情,難道鄭文杰就把這策劃連夜告訴了陸軍部的人么?
段祺瑞根本不管蔣百里這個侍從武官的神情變化,他繼續說道:“派一支部隊繞到人民黨背后進攻安陽,截斷人民黨的后路。待得人民黨回軍之時,我們在邯鄲與邢臺的大軍一路追殺,當可重創人民黨。”
段祺瑞剛說完,曹錕就起來說話:“大總統,臣的看法和段大帥不同。人民黨在河南還有軍隊,我們就算是抄了安陽,人民黨在邯鄲的兵力卻不為所動,而是派遣其他部隊北上。到時候咱們不僅僅包圍不了人民黨,派去安陽的部隊反倒會遭到人民黨的包圍。這太冒險了,臣覺得不如就地固守,等人民黨攻城時消耗大量的兵力,士氣也很低落的時候再動手打。畢竟邯鄲是大城市,吳佩孚將軍也是名將,可不會那么容易讓人民黨打下邯鄲來的。”
蔣百里看得出,這爭論絕非現在才有的,曹錕反對段祺瑞計劃的時候,段祺瑞雖然臉色難看,卻沒有吃驚的表情。
曹錕卻沒有到此為止,他繼續說道:“若是我軍要用圍魏救趙,那還不如讓陜西的軍隊與江南的軍隊同時發動進攻。人民黨的主力都在河北,距離江南有數千里的道路。陜西部隊攻打陜縣,只要能夠拿下陜縣就能進攻洛陽。若是能夠得手,人民黨河南的部隊必然去洛陽防御,在那時候人民黨的兵力沒有河南的支持,再出兵進攻安陽才是萬全之策。其實這兩路里面有一路得手,人民黨只怕就會退兵了。這豈不是比冒大險直接進攻安陽來的好么?”
聽曹錕說到這里,吳佩孚幾乎要大怒了,他帶著強烈的嘲笑語氣說道:“遠水不解近渴,若是按照曹將軍的意思,那我們還不如請英國立刻出戰,派軍艦攻打武漢。陳克據說就在武漢,那不比什么都強。”
這話里面強烈的嘲諷意味再明白不過,不過曹錕外號“曹三傻子”,對段祺瑞的嘲諷完全沒有惱怒的反應,只見曹錕撓了撓后腦勺,“若是能說動英國人出兵那可是再好不過的事情。若是武漢打起來了,人民黨是定然要撤軍的。”
沒等段祺瑞憤怒的反駁,袁世凱已經忍不住喝道:“夠了!”
段祺瑞是憤憤不平,曹錕則是一臉裝傻充愣,兩人互相別開了臉。
袁世凱也已經沒有心思去教訓兩人了,教訓他們又有何用?當下大敵當前,若是不肯撤了兩人的職務,袁世凱還得依靠這兩人統御各自的部隊。仿佛完全沒看到方才的爭端一樣,袁世凱說道:“既然人民黨已經送上門來,我們就不妨和他們決戰吧。我聽說人民黨在河北的將領叫做柴慶國,以前在山東從咱們北洋手下逃出條性命。現在他手下有30萬人,咱們不妨就看看這柴慶國這次對上咱們北洋軍百萬人,能否還逃出性命來。”
聽袁世凱的意思居然是要出動所有兵力在河北與人民黨決戰,所有部隊指揮官神色都嚴肅起來。這些日子他們也沒有閑著,作戰計劃倒是制定了一個又一個。不過這些計劃都有些問題,那就是其他派系的部隊無一例外的承擔著出力不討好的任務,而本派系的部隊至少在軍事計劃中都得到了最好的任務。所以每個派系的頭子都想讓自己的軍事計劃得以通過,而且明確反對別人的軍事計劃。
現在袁世凱看樣子要親自指揮戰爭,所有的軍頭都不再吭聲了。大家可以反對其他督軍,但是大家都不敢去反對袁世凱。
正在此時,王士珍開口了,“出兵之前有件事只怕需要先做。最近河北很多地方糧鋪居然不出售糧食,百姓若是連糧食都買不到,民心定然大亂。所以得有人出來解決此事。”
與會的眾人大概都聽說過此事,見王士珍在這么重要的會議上提出這個問題,不少人覺得有些意外。王士珍繼續說道:“此事背后只怕牽連的有人,若是其他大員們來辦此事不甚方便。我推薦大總統的二公子袁克文來督辦此事。”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變了臉色。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因為傻乎乎的招人刺殺陳克,被迫出國去了。而袁世凱的二兒子袁克文也就順理成章的接替了袁克定的地位。現在王士珍建議袁克文出來督辦此事,倒不算是壞選擇。所有人都會認為袁克文代表的是袁世凱的態度,若是真的想解決市面上的糧食問題,還真的需要袁克文這樣的人才行。
但是袁克文卻是不少人心里面實實在在的一根小刺。
果然,王士珍接著說道:“二公子出來查這糧食的事情,總得帶人,不妨就讓他帶著模范團來辦此事吧。”
幾乎所有人的臉色都變得更加難看起來,王士珍還真的是“內不避親”!袁克文以及模范團就是北洋諸將心中的那根刺。
北洋新軍當年是袁世凱一手拉起的,而就在袁克定壞了事被逼出國之后,袁世凱卻開始讓他的二兒子袁克文開始編練一支“模范團”新軍。這個倒不是袁世凱突然間異想天開的結果,袁克文一直想模仿德國皇帝的禁衛軍編制一支軍隊,這支軍隊主要是招收貴族以及軍官子弟。德皇這么做的目的不外乎更緊密的構筑利益集團。北洋高級將領們倒是很容易理解這點,可袁克定想這么做的目的就讓北洋諸將們感到不能接受了。德國皇家禁衛軍是拱衛皇帝,現在袁世凱還不是皇帝,袁克定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所以袁克文所領的這支“模范團”新軍,段祺瑞為首的這幫人是冷眼視之的。倒是支持袁世凱稱帝的這幫人大力支持。
王士珍對這種事情從來不發表觀點,對待這支“模范團”新軍也沒有特別的優待。可在這個關鍵時刻提出讓“模范團”新軍來辦糧食的事情,諸將們感到很不能接受,卻還真的找不出更加合適的人選。到現在為止,“模范團”新軍代表的還真的是袁世凱個人的態度。
所有人都看向袁世凱,而袁世凱只是沉默了片刻就答道:“就按照聘卿的意思來辦!”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