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負責偵查的軍官如蒙大赦的離開了會議室,段祺瑞才詢問起方才始終沒有開口的張紹增與吳佩孚,“你們怎么看?”
“大帥,卑職覺得人民黨這么做當是準備進攻。”張紹增答道,“就人民黨做事的風格,他們不太肯欺敵。若不是為了進攻,他們根本沒有必要這么大動干戈。”
對于方才有人說人民黨派出這么多人是為了掩護收割,張紹增根本不信。其實若不是證據確鑿,張紹增連人民黨部隊幫助群眾收割糧食的事情也不相信。
段祺瑞對此不置可否,他問吳佩孚,“你怎么看。”
“大帥,卑職昨天在軍中抓到了兩個日本特務。”吳佩孚答道。
段祺瑞完全沒想到吳佩孚居然說出了這么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吳佩孚與日本人剛打完仗不過半年,吳佩孚對日本人的態度極為敵視。
“這卻是怎么回事?”既然吳佩孚把這件事這么公開的說,段祺瑞也不想等閑視之。
“日本人對咱們這次的仗非常關心,卻不知道他們這么賣力到底是想做什么。”吳佩孚自己也感到很不理解。
“那兩個探子怎么處理的?”段祺瑞問道。
“還在繼續打,這兩人不老實,得多打一會兒。”吳佩孚試圖說的輕描淡寫,可語氣中那種快意太過于明顯。
段祺瑞知道這場折磨不會簡單的了事,但這都不是大事,他此時心中已經下了決斷,“日本人想什么根本不用操心,他們一定是想坐山觀虎斗。只要能消滅人民黨,他們就會選擇支持我們。我覺得張軍長說的有道理,人民黨如此做想來是準備進攻,你們趕緊做準備。”
在此時的東京,有幾個日本人卻在討論中國最近的動向,有人問道:“北洋作為進攻的一方為何不發動進攻?”
這個問題很有趣,也頗為惡毒,但是與會者惡狠狠的說道:“他們可能覺得帶著部隊做出開打的準備這就是進攻了吧?”
如果沒有幾個人發自內心的惡意,后面一句話本應該引發大笑才是。
“原本還以為中國人能夠實施上百萬人參加的戰役,后來還以為北洋有能力實施20萬人規模的戰役。看了段祺瑞的表現,這才算是知道我想錯了。”為首的家伙終于微笑著說道。
“但是我們的情報人員一直沒有能夠得到北洋的軍事計劃。”
“北洋有沒有這個軍事計劃尚且是件兩可的事情。”
“人民黨有沒有全面的軍事計劃?我們最近有幾個人被北洋發現了。不過我們所有派去人民黨那里的人可都被抓了。”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