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主席,沈曾植那老東西尋死賣活,你去看他作甚?有那空你跟我去105師視察一下豈不是更好。袁世凱號稱要完成慈禧未盡的命令,吆喝著剿滅咱們人民黨。部隊上下都想見見你。”105師師長楊寶貴笑著勸道。他9月9日一大早就跑來請陳克去部隊視察,卻趕上陳克要去探望沈曾植。參與書寫“殺慈禧書”的成員都是近期的風云人物。沈曾植9月7日得到慈禧病故的消息后,先是擺了香案嚎啕大哭的祭奠一番,接著就開始“裝瘋賣傻”起來。得到這個內部消息之后,楊寶貴對沈曾植的善意馬上來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楊師長,用老東西來稱呼沈曾植先生不合適。”陳克糾正道。
“是,是。沈先生辛苦了,你就讓他休息一陣么。咱們部隊的戰士提起陳主席你來跟說神仙一樣。政委們怎么說都不管用。你不去見見戰士們不合適。”楊寶貴咧著嘴笑道。一提起近兩天的變化,楊寶貴就高興的有些忘乎所以。和北洋軍戰斗的艱苦性楊寶貴早就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這一個多月的訓練部隊都下了苦功夫。萬萬沒想到陳主席寫了本書,慈禧讀完就死了。即便不太清楚滿清的組織結構,楊寶貴也知道,北洋軍的退卻僅僅是時間問題。
“我今天已經計劃好去看沈先生了,而且我也沒有做好去部隊視察部隊的準備。去部隊的事情我們晚點再說吧。”陳克也真的不清楚現在去部隊干啥。政委們早就做了充分的解釋工作,陳克既不懂法術,也不是妖道,慈禧完全是自然死亡。但是淳樸的戰士們可不這么認為,除了說書的說過這等事,大家哪里見過這等神人的。不僅僅是戰士,就連不少干部對陳克是否有些“道行”也很是懷疑。越是這時候,陳克越不敢輕舉妄動。
“那這樣吧,我陪陳主席去看沈先生,但是陳主席你一定要去給部隊的政委和干部們開個會。現在部隊里頭都傳瘋了。你再不露臉要出事的。”楊寶貴不依不饒的說道。他也是沒辦法,部隊里頭的政委和干部堅決要求見陳克。楊寶貴身為師長也不能強行壓制這種激情。
“行。就這么辦。”陳克答道。
沈曾植住師范學院,陳克與楊寶貴一走進師范學院的大門。立刻就引發了轟動,學員們到現在為止還是以從安慶“擄掠”回來的女學生為主,這些孩子們都見過陳克多次。“殺慈禧書”的事在女生們中間也傳瘋了,而沈曾植先生這幾天如喪考妣的嚎哭讓不明就里的女學生有著種種猜測。一見到事件主人公陳克主席出現,學員們立刻開始互相通告,陳克等人還沒走過一半的學校,各個教學樓門口,窗口,還有各種能看到陳克卻不會被注意到的空地上就站了好大一片人。人人交頭接耳,指指點點。即便是指揮過上萬人大會戰的陳克也覺得渾身不自在。105師師長楊寶貴更是沒有被幾百女生同時矚目過的經歷,他跟在陳克身后一邊傻笑一邊扭捏不安,差點路都不會走了。
沈曾植果然如同匯報里頭那樣頗有些癲狂,沒進沈曾植的大宿舍屋,就聽到沈曾植叫喊著,“馮煦,你把我害慘了!”
陳克連忙快步進了門,卻見馮煦陰沉著臉站在沈曾植對面,沈曾植這幾天看來內心備受折磨,頭發沒梳臉沒洗,顯得蒼老很多。只有通紅的眼睛中有著異樣的光芒。
“沈先生,聽說您身體不太好,我來看您了。”陳克連忙說道。
見到陳克,沈曾植眼睛里頭幾乎要噴出火來。“陳克主席,你讓我幫著寫東西的時候,可沒說你要寫的是催命符啊!你拿著我寫的稿子肆意亂改亂添!你,你坑死我了!”
“沈先生,您別激動。”陳克連忙解釋道,“慈禧看過那東西,沒錯。如果她看完就死了,你還能說這東西對慈禧的生命或許有重大影響。但是慈禧明顯是看完之后好幾天才死的,那這兩者之間的關聯就很有限了么。”
“關聯有限?!”沈曾植幾乎被這話給氣瘋了,他顫巍巍的拿起一本印刷的冊子,“這里頭寫著先以皇帝的名義立幼君。然后皇帝和太后在同一天駕崩。皇帝上午先駕崩,太后晚上再駕崩。事情就這么發生了,你還有什么可說的?”
楊寶貴對沈曾植的態度極為不滿,他挺身而出,“這事情發生了,這說明慈禧就是這么準備的么。與陳主席有啥關系?”
“這明顯是離間人家母子!我怎么一時糊涂就參與到這事情里頭來了呢?”沈曾植懊惱不已,說話已經有些不合乎邏輯了。
馮煦原本一直沒說話,見沈曾植很是失態,他忍不住勸道:“沈兄,我知道你覺得內心不安。不管太后以前看著多英明,可這事情發生了。你又何必自以為是的把事情攬到你身上呢?”
畢竟都是官場上的人,馮煦更能理解沈曾植內心的痛苦。沈曾植原本是要當學政使的人。滿清自己吹噓“孝悌”,結果赤裸裸的鬧出母子相殺的事情。堅持清廷文化宣傳工作的沈曾植哪里能夠接受這等事實。更別說這“殺慈禧書”的編輯工作沈曾植是出了大力的。
在陳克把嚴復、沈曾植、馮煦集結起來的時候,只是說要寫本《慈禧的這一生》,沈曾植按照孔子“為尊者諱”的原則,在其中很是給慈禧美化了不少。陳克把這文文編寫成現代漢語,沈曾植專門把文字推敲了好多遍,以保證其中沒有對慈禧的惡意曲解。那時候沈曾植甚至贊過陳克寫東西“不偏不倚,平和中正。”
聽說光緒和慈禧都死了,驚訝的沈曾植只是擺了香案祭奠一番。結果聽到旁邊口風不嚴的家伙說慈禧看了書就死了,震驚的沈曾植立馬向嚴復索要正式文稿。看完文稿之后,沈曾植先是沉默不語,然后就崩潰了。
“若不是有人在里頭挑撥離間,怎么可能出此大違人倫之事!”沈曾植終于說出了心里話。
陳克勸道:“沈先生,我們和清廷勢不兩立。你知道,慈禧也知道。就算我們挑撥了,正常來說慈禧應該逆著我們的說法而動。既然事實證明我們的預測是正確的,那就是慈禧早就做了這等準備。你能不能接受,這都是事實!”
沈曾植聽完這話好似精神得到了鎮定,他沉默片刻,突然用抬起頭用一種悲憤的語氣說道:“陳克主席,你聰明絕頂,心機深沉,手段毒辣。我本該贊一句你是英雄。但是遇到這等人倫慘劇,你不做阻止就罷了,卻還推波助瀾,極力利用。你人性何在!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后乎?你一定會有報應的。”
“放你娘的屁!”楊寶貴再也聽不下去了,聽沈曾植如此惡毒的詛咒陳克,工農革命軍的青年師長激怒之下揮拳就想上去痛打沈曾植這老賊。
陳克一把攔住楊寶貴,他厲聲喝道:“楊師長,你想干啥!”
沈曾植此時根本不在乎會不會被打,他站的筆直。這老頭子身上散發著一種異樣的氣場,仿佛是一個見過地獄的幽靈,只聽沈曾植開口說道:“陳主席,你說革命是為了救百姓。人民黨的所作所為既然是這么干的,那我自然也不能詆毀人民黨。滿清這么倒行逆施,違背人倫會有何結果?太后可以立個幼君,但是這件事一做,誰真心看那幼君為皇帝?你可知這是為何?因為你我頭上都有個理字。道義一盡,氣數就盡了。這是誰都救不了的。即便是朝廷里頭不知廉恥的王公大臣再怎么粉飾,滿清也是完了。滿清不管怎么倒行逆施,可這也不是陳主席你以革命為借口,推動這人倫慘劇的理由。你這么做,和滿清的倒行逆施有何區別?”
這話乍一聽有些道理,可是陳克怎么都覺得這話不太對頭,他帶著苦笑想了想才明白過來,“沈先生,笤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動跑掉。不是我們人民黨在這里打,滿清什么時候會倒呢?我們沒理由為這件事負責啊。”
“不該你們負責,可不等于你們該用這件事牟利!你們就是共犯!”沈曾植怒道。
“什么共犯!”楊寶貴立刻反駁道,“你這明顯就是到果推因。本來陳主席寫了這東西,慈禧看到之后就該收斂壞心思的。她不僅沒收斂,反而明目張膽的干了,那說明她是鐵了心要這么干。若是沒有我們人民黨事先揭露,這事兒得多久才能被人知道?若是沒有我們人民黨,沈先生你現在正在心甘情愿的對那當了新皇帝的小兔崽子三拜九叩山呼萬歲呢。哪里輪到你在這里裝道學?!”
沈曾植被楊寶貴的話噎得死死的,一時說不出其他東西來。陳克見自己來了也沒啥效果,他說道:“沈先生,不管你怎么想,事情都發生了。看開點看開點。我就先走了。您自己保重啊。”
帶著楊寶貴離開沈曾植的大宿舍,馮煦也跟了出來。三人在操場幾百人上千道視線攢射中繼續向大門方向走去,馮煦旁若無人的低聲說道:“陳主席,定然有人會拿這件事做文章。”
“管他們作甚!”楊寶貴憋了一肚子火,忍不住對馮煦發泄起來,“陳主席什么都沒做錯,那些混蛋讓他們自己叫喚去。”
被楊寶貴一頓嗆使,馮煦苦笑道:“哈哈。這位同志說的也有些道理。不過,真沒想到事情居然變成這樣。”
陳克笑道:“滿清就這么一個玩意,沒啥稀奇的。雍正倒是個老實皇帝,這哥們死前被人攻擊的夠嗆,他忍不住寫了本《大義覺迷錄》,要給自己辯解一下。人家說雍正毒殺他爹,雍正解釋道,頭一天他給他爹康熙送了藥,第二天他爹可不行了。這哥們也太老實了,讀了都讓人覺得不得不同情。結果乾隆上臺之后,立刻沒收銷毀《大義覺迷錄》,又把寫書的曾靜等人凌遲處死。咱們才發了幾本《慈禧的這一生》?只是滿清對付不了咱們人民黨,所以這樁公案才能為人所知罷了。”
雖然比喻有點不倫不類,而且馮煦對《大義覺迷錄》也沒什么了解,不過大概意思馮煦是能明白的。只是聽陳克將一百多年前的雍正稱為“哥們”,這不能不讓馮煦皺了皺眉頭。“陳主席,不管這件事到底怎么一樁公案,只怕不可能真正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但是我們卻要和袁世凱打交道,你這稱呼萬萬不可沒大沒小。”
陳克先是一愣,接著忍不住笑道:“多謝多謝。馮先生說的是。”
見陳克回答的很是隨便,馮煦對陳克能否“痛改前非”實在不抱什么幻想。不過這本來也只是末節,馮煦繼續問道:“陳主席對未來事態的發展有什么看法?”不管陳克多隨便,在對局面的判斷上馮煦絕對不會對陳克的判斷有什么輕視。
“現在就看清廷到底是保守派壓倒維新派,還是維新派壓倒保守派。不過不管誰壓倒誰,清廷都撐不了多久。區別只在于怎么一個死法。”說到這里,陳克突然反過來味,他驚喜的看著馮煦說道:“難道馮先生愿意出使袁世凱那里不成?”
“若是陳主席有命,我自然愿意跑一趟。”馮煦坦然答道。
陳克喜道:“那可太好了,我會在黨委會議上討論此事,若是黨委會上通過,那就會有人和馮先生談。”
對外談判,派遣的人員很關鍵。馮煦和袁世凱想來是更有共同語的。陳克絕對不會派遣嚴復前往談判,萬一袁世凱加害嚴復,人民黨可承擔不了這種損失。
在師范學校門口分別,楊寶貴就一定要陳克和他現在就去部隊。見識了沈曾植的表現,陳克覺得很有必要去和部隊的同志們溝通一下。他自己根本沒想到那本《慈禧的這一生》能有如此效果。其實陳克以為這本書本會在慈禧死后才會起作用。任何事情都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這本書能起到“逼死”慈禧的作用,那么陳克就得承擔“神漢”的名聲。這對革命工作很不利。若是不能盡快化解這種不利,副作用未免太大。人民黨是個講科學與民主的革命組織,組織的當家人若被視為“神棍”,麻煩就太大了。
部隊駐地在學校不遠的地方,由于105師是新建,現在還保持著大規模集中訓練的步驟中。正在訓練的官兵一見到陳克出現,同志們立刻蜂擁而來。
“陳主席!”“陳主席!”在熱情的招呼聲中,在后面的同志忍不住大聲喊道:“陳主席,給我們說說到底怎么回事!”“您能掐會算么?”
聽聞這等胡話,楊寶貴大聲喝道:“什么能掐會算!說多少遍了,咱們不講這封建迷信!”
在指揮員與政委的勸告下,戰士們好不容易回去開始繼續軍事訓練。只是每個人的眼睛都盯在陳克身上。
“陳主席,你說這不開會行么?”楊寶貴連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