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渠得一米五深,哦,就是五尺深。這不是你把地面上的水引出去就行的。現在地下的水都是滿的,莊稼種下去就泡爛了。這你總應該清楚吧。”這是在保險團工程科的草棚子里面,說話的人是負責制訂工程計劃的吳隆福。他是人民黨里面少有工程建設專業的人才,現在領銜工程科。吳隆福本人不懂種莊稼,但是這并不妨礙他對一群稍微懂點種莊稼的同志們指手畫腳的發號施令。
“五尺有多高你知道么?”問話的是柴慶國。最早的四個連長里面柴慶國排名二連連長,現在任一團副團長。二團團長空缺的今天,柴慶國很希望自己成為二團團長。這可是能管四千號人的大干部。所以面對原本就沒有說過幾句話的一個科長,而且還是個自稱從未種過地的留學生,稍微有些種地經驗的柴慶國就十分不服氣。
“五尺么。我跳進去剛露出半個腦袋。”吳隆福身高也有快一米七,在這個年頭也不是矮個。
“你知道挖這么深要費多少力氣么?”柴慶國對吳隆福那種自信滿滿的態度極為不爽。
“我算過,需要挖最少十幾公里長的溝。也就是說,得挖三十里長的溝。溝深一米五,寬一米。一個人一天下來能挖十米,一團四千人,也就是一天就干完了。頂多兩天。”數字計算的結果是簡單無情。吳隆福給出了一個標準的答案。
“你放屁。這種爛泥地你挖了試試看。一天挖十米!你把人累死吧。”柴慶國好歹接受了保險團在安慶的軍事訓練,知道一米有多長。
“這是組織上的安排,我既然說了一個人要挖十米,我自己也會參加,親自挖十米長的溝。”吳隆福的回答完全按照標準。陳克有過要求,如果工程科制定了計劃,那么工程科上上下下都要完成普通戰士的工作量。
柴慶國知道在數字上是辯不過吳隆福的,他也沒有這個打算。他只是追問道:“挖這么長的溝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你也知道這是爛泥地,這些溝就跟水井一樣,地里面的水份會滲透出來,進入這些溝渠。我們只要把溝渠里面的水抽出來,就能讓地干的更快。糧食也會打的多些。不然爛泥地咱們能種出什么來呢?”
柴慶國是無以對,他雖然種過地,但是他并不精通農活。但是接下來,吳隆福說出了一句讓柴慶國聽不明白的話,“我們革命了,就要講科學種田。以往那種看天收的情況不能再出現了。”
柴慶國不知道什么叫做“科學種田”。其實說白了,別說柴慶國這種二把操,這個時代就算是老農們其實也不懂什么“科學種田”。選大粒種子育苗,還有成長季節的很多農活,老農們是知道的,甚至可以稱為精通。不過在大規模水利建設的情況下,如何采取最高效率的排澇,抗旱,伺候土地。老農們毫無經驗。
吳隆福也不懂種田,但是他有比較豐富的建筑經驗。他以前是在美國學習鐵路建設的,畢業后還在美國的鐵路上干過。他之所以回國,原因很簡單,美國的鐵路工程公司根本不把工人當人看,盡管身為技術人員,美國公司的同行也看不起一個中國人。所以吳隆福攢了筆錢就回國了。修鐵路固然重要,但是在滿是惡意與種種不平的地方工作,讓這個年輕人極為不滿。
回國之后吳隆福先是去了朝廷的鐵道局,可是很快就發現,與美國的鐵路公司相比,國內除了有種種同樣問題之外,還有其他的惡習。美國好歹是個工業國,公司經營比較成熟,老板固然是“上帝”,但是公司也只有這么一個上帝。而國內,不學無術,頤指氣使的官員們更加可惡。老板們僅僅是為了掙錢,外國同僚僅僅是一群混蛋。這群壞人欺負你也是明著上。可是滿清的官僚們那種高高在上的心態讓人更加難以接受。吳隆福好歹也是留學生,起碼的自信和自尊都是有的。他可以理解“壞人”,但是不能接受官僚們視百姓如糞土的傲慢態度。后來干脆就辭職不干了。
在上海遇到了陳克之后,吳隆福就覺得陳克這人很對他的胃口。不僅僅是在學識上的那種共同語。更重要的是,陳克雖然有種領導者的“派頭”,但是陳克是靠提出切切實實的解決辦法來說服大家的。他從來沒有認為自己就該凌駕在別人之上,這種態度很是對了吳隆福的胃口。
這次的“科學種田”的提法和概念,就是陳克詳細的向吳隆福闡述過,得到了吳隆福的全力支持。陳克說的明白,這些地進了保險團的手之后,就不可能再交出去的。整個鳳臺縣的土地將會形成多個農場。這些農場的灌溉與排澇都會是一個整體的大系統工程。吳隆福的鐵路建筑經驗就顯得尤其可貴,因為見過各種地形地貌,而且有過在這些地形地貌上施工經驗的,只有吳隆福一人。
自己的學識能夠得到如此高的評價,而且自己能夠作為部隊的首長指揮全軍為了一個大型項目努力工作。這種誘惑根本不是吳隆福能夠抵抗的。盡管吳隆福家在鄉下也有地,但是既然不是要沒收他家的地,吳隆福就根本不關心鳳臺縣地主們的未來。
在美國待過,吳隆福至少聽說過美國的那些大型農場的。能夠參與這樣的工程,吳隆福可以說是心甘情愿的竭盡自己的所能。從美國學到的那些經驗,他一點都不希望浪費掉。雖然手下沒有合格的同事,不過吳隆福堅信,自己絕對能夠完成這么點子土地上的工程。美國的鐵道公司不僅僅是修建鐵路,他們還能夠獲得鐵路周邊的土地,用以各種開發。一些工程建筑項目的開發設計,吳隆福并非一竅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