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臨說第一句話時,趙永方就嚇得一哆嗦,到得后來,忙跪地諾諾連聲。最后更是再不敢多說,倉惶退下,一直到走出老遠,還一身的冷汗——
怎么就這么大會兒,太子的態度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那楊希的影響力竟這般大不成?
倒是孫青海品出了味兒:
“我怎么覺得,太子話里話外,看重的人是那沈承啊?”
幾人吃癟的事很快悄然傳遍了整個大營,所有人瞧著沈承的眼神登時不同了——
怎么看著,這又是一個新貴啊!
這沈承何德何能,不就西山救了次駕嗎,先是老皇帝,再是即將登基的新帝,這一個兩個的,怎么還都瞧上這么個武夫了?
只是再不服,也就敢想想罷了。畢竟趙永方幾人,平日里可不是太子面前最得臉的?連他們都吃了癟,其他人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自然更不敢往前湊了。
以致沈承接手大帥的過程異常順手,便是安排下什么事情來,也不是一般的順溜,臨踏上歸途時,雖是還有些事情沒有頭緒,整個軍營的面貌已是煥然一新了。
連楊希一旁瞧了,都嘖嘖稱奇,這個妹夫,還真是個有大才的。
一晃十天過去了,啟程歸京的日子也到了。
姬臨的儲君之位早已是天下皆知,場面自然不是一般的大。
地方官員送了一程又一程——這位說不得一到帝都就得登基,哪個不想拼命的往前擠?能在新帝面前留下一點印象,那都是前世修來的福分。
基于此,對隨行在太子身側的大帥沈承并太子太傅楊澤芳那叫一個眼紅——
瞧太子對這兩位的態度,那真不是一般的倚重。
這兩人一文一武也就罷了,還偏生是岳父和女婿的關系。你說這好事怎么就讓一家人占齊了呢!
卻是對兩人越發恭敬。畢竟,能巴結上皇上的心腹,那也是一份兒了不得的機遇不是?
也有那進不了身的,索性另辟蹊徑,開始圍著楊希位置轉——
因著種種考量,楊希這會兒并沒有跟著一道回京,除了幫著處置戰后事宜外,楊希也和姬臨并楊澤芳說好了,他這會兒并不想走到臺前,而是要選擇回去后重新參加科考,畢竟于楊家這樣的書香門第而,走科舉才是正途。
姬臨也是這個意思。畢竟楊希是個有大才的,一個解元卻靠著軍功上位,又能在朝中走多遠?
當然,今日立下的大功,姬臨也都給記著呢。
好容易送走了姬臨一行,剛要回房間休息,門外就響起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楊希抬頭瞧去,卻是自己的長隨楊舟。
“爺,帝都有人來了,說是有急事來尋姑爺,徐副帥就打發到咱們這兒了——”
楊舟話里話外,語氣明顯有些不滿。
楊希愣了一下,來找沈承的?沈承已是在回京的路上了啊,這是錯過了?
且楊舟的表情,怎么瞧都怎么不對啊。
蹙眉往外瞧了一眼,明顯也是一愣——外面那人雖是一身的風塵仆仆,可依舊能瞧出,分明是錦衣衛的人,甚至身份,還是個千戶!
登時明白,楊舟的表情為什么有些發憷了——
錦衣衛的人來了,會有什么好事嗎?
再往外瞧,就這么會兒子,有意無意往這兒湊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
又尋思著沈承這會兒風頭可是正盛,難不成是帝都那里有人在皇上面前上眼藥了?
“沈將軍可在?在下錦衣衛千戶周成,有急事要面見將軍……”那錦衣衛千戶顧不得打什么官腔,開口就急火火的道。瞧他那模樣,若非顧忌著什么,說不好這會兒就會直接闖進來。
聽這人語氣,倒不像是沈承犯了什么事。畢竟,真是要倒臺的,錦衣衛哪里會這般客氣?
當下輕吁一口氣:“沈將軍已經回帝都了,在下楊希,你有什么事……”
“回帝都去了”周成登時傻了眼,下一刻惡狠狠的剜了眼旁邊徐副帥派來領路的副將,“老子要找的是沈將軍,你領我到這里做什么?”
說著飛身上馬,就要離開,只剛抖開韁繩,忽然覺得“楊希”這個名字怎么有些耳熟呢?
忙又甩鐙離鞍下了馬,有些不確定的道:
“不知這位爺,和當朝太子太傅楊澤芳老大人什么關系?”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