緱氏縣位于洛陽東邊,李易等人自萬安山出,要往洛陽去,車走官道,必會經過此地,但他們沒有耽擱,歇了歇腳,就繼續前行了。
按徐正名所說,李易名下的莊子和五百畝良田就在緱氏與洛陽之間,所以他們這么一路疾行,剛好在太陽落山前,抵達了地契所描述之處。
信莊。
說是莊園,但與萬安山中的高墻大院不同,此時出現在李易等人面前的,更像是個小村落,占地二十多畝,一座座屋舍分布各處,屋前能見男女老幼。
徐正名道:這原本應當是一座塢堡,但大唐定鼎天下后,這兩都周圍的塢堡,多數都被拆了圍墻。
有個老者見著幾人,拄著拐杖過來,問道:幾位是路過咱信莊不接待外客,諸位要是想歇腳,往前十里有間客棧,那的蔬飯可是一絕!
吾等……徐正名正要分說。
李易不等他把話說完,就亮出青玉。
這是看著那塊玉佩,老者臉色驟然一變,你是從何處得來的
李易根本不啰嗦:我名李去疾,管事的人在哪讓他來見我。
這……好!你……郎君請在此等候。
老者一下拘謹起來,匆匆而去。
周圍婦孺好奇打量李易,有膽子大的孩童想靠近過來,但立刻被家里人拽了回去。
徐正名意有所指的道:這莊子該是許多年沒有主事之人常駐了,你這樣強行登門,可能會為人所忌,有時候這宅中事,比那洞中鬼還要煩擾。
時間有限,讀書修行尚來不及,沒功夫搞宅斗,有這么一份基業在,自然要快刀斬亂麻,運轉起來,助我修行。李易理所當然的道:徐先生是官府的人,要有什么變故,正好將你這虎皮扯起來。
徐正名聞一愣,隨即饒有興致的問:李君有何打算
打算李易搖頭道:我沒什么打算,要看他們如何。
郎君!可是郎君
二人說著話,就有個相貌堂堂的中年文士快步走出,見著李易,眼含熱淚,滿臉欣喜:總算是把郎君盼來了!
此人一路疾奔,到了李易跟前,上下打量。
像!像!真像!就是這身子瘦了些,唉!您受苦了啊!
他一副欣慰、擔憂的模樣,最后抹了抹眼角,才抱手道:小人李枝,如今是信莊的主事人,見過郎君。
李易心中一動,問道:你是主事人關于我的事知道多少
李枝就道:小人只是知道,您是漢中李氏的一支,與那偃師李家是同脈,而您這一脈就只有您自己一人了。至于其他的……知道全部來龍去脈的,只有武君。
行吧。李易見問不出什么,我們來時坐的馬車需要修整,你給安排一下,得盡快,我還得去大福先寺拜訪。他是半點都不客氣,只想將手頭的事盡快處理好,好專心讀書、修行。
李枝卻道:這天色馬上就要暗下來的,洛陽城城門一關,云又多,說不定見不得月亮,郎君何不休息一夜,明日再去再說了,哪有回到自己家,卻連飯都不吃、夜都不過,直接就走的
李易眉頭微皺,隨即意識到,洛陽這等大城不是隨隨便便都能日夜進出的。
見他思索,李枝又道:我讓人把消息告知其他大小管事,再把幾個產業的掌柜叫來,讓他們認一認人,省去日后些許瑣碎。
好!李易一聽這個才同意下來,自己要接手諸多產業,化金錢為資源,遲早要接觸這群人,能一口氣把手續辦齊了,正好輕裝上陣。
小人這就去安排!李枝招來幾個仆從,交代起來:這是咱們主人,信莊之主!你等帶著主上去正屋休息,不可怠慢!
幾人一聽,個個驚奇,慌忙行禮后,引路的引路,安置馬車的安置馬車。
很快,信莊之主回來的消息就傳遍了各處,許多人拖家帶口的過來圍觀,交頭接耳,指指點點。
李枝當即惱怒,就要讓人驅趕,卻被李易阻止。
我一個生人過來,被人好奇也是正常的。
李枝解釋道:這些人很多是最近幾年收的奴婢與佃農,住在這莊子里也好管制。他又補充道:洛陽的宅子一直空著,時常著人清掃,這里有諸多私賤,不可久住,也就是今日特殊,才讓您住下。
最近幾年李易眉頭一皺,那這世道可不怎么好,這么多人被賣身為仆。
他話音剛落,徐正名就笑了起來,他道:這些人里面該是有不少是自賣的。
李易先是疑惑,繼而想到在萬安山莊看過的兩本手記,明白過來:苛捐雜稅加上天災人禍,不僅讓不少人流離失所被人掠賣為奴,還使許多人自賣求活
徐正名點頭道:李君果然聰慧,一點就透。
李易不再多問,他不是天真赤子,不會在這個時代講究什么天賦人權,就算有什么想法,也得等自己續了命再說。
等他抵達了房間,休息了一會,李枝又過來說是要準備盛大晚餐。
不用這么麻煩,簡單點就行。李易見李枝還待反對,便瞇著眼睛,問道:怎么我說的話就這么不頂用
李枝一怔,接著抱手躬身:遵郎君之命。
有了李易一切從簡的命令,終于少了許多繁瑣。吃了飯,他又看了兩個時辰的書,便早早休息——雖是六賊有成、神魂內蘊,但他的身子骨依舊孱弱,不好生休息,容易猝死。
翌日,吃過早飯,就有幾個衣著體面之人在正堂拜見李易,有的口呼郎君,有的口稱少主,還有叫自己東家的。
這些是洛陽府邸、諸多良田的管事,以及幾家店鋪的掌柜。李枝介紹著幾人,最后欲又止。
李易一見,嘆氣道:該不會是有人借故有事、有病,刻意不來吧要給我個下馬威吧
他說的如此直白,一眾管事、掌柜不由側目。
李枝則表情尷尬,低著頭、小聲道:卻有兩人因故未來,一個是管理丁的劉利,一個是審各店賬目的楊佺,但他們是染了風寒,怕傳染給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