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一走,洞慶子忽然睜開眼睛。
這山中霧氣十分古怪,白龍大君竟無制約,背后定有名堂。我凌晨時試著離去,竟也迷失其中,好不容易才能尋回山莊,那徐有名二人,是如何找過來的莫非,不是凡俗之輩
.
.
另一邊,走在長廊上的李易,看著心中傳記上心得的幾個事項,既興奮又遺憾。
又從道長身上刷了幾個未鑒證事項,里面包括了《六賊心丹法》,但有很大概率和‘神魂出竅’或者‘仙音殘留’沖突。除此之外,有關六種境界的事項并未出現,至于道長提及的其他宗門的心齋法,更是都不曾形成待鑒證事項,這里面到底有什么規律
《秦華傳》上的待鑒證事項,已累積到了七個。
但李易現在并無鑒證的意思,他的書簽得省著用。
總之,這補全基礎,就算不精挑細選,也不能匆忙決定,要多多了解才是……
三日時間,李易晝夜苦讀,不僅讀完了《生經》,又另外看了三部書,屬經史子集,也不知是他找到了規律,還是運氣爆發,接連四部,每一個讀完都得了一道書簽,如今重新攢到了六道書簽,讓他的底氣重新充盈起來,所以才會在聽了徐正名的來歷時,過來一觀。
想著走著,等他在李慣的領引下,于前院看到徐正名時,后者正與崔裹兒在一處尚未來得及修葺的焚毀處轉悠。
遠遠地,李易還聽到崔裹兒正問著:徐正名,看出什么來了
徐正名蹲下身子,扒拉著漆黑的土壤,用手指在其中攪動了幾下后,放到鼻下嗅了嗅。
有血腥味。
崔裹兒還要再問。
徐正名抬手阻止,起身沖著靠近的李易行了一禮,道:在下徐正名,有禮了,郎君器宇……衣著鮮亮,該是莊中人貴人吧
見過徐先生,這是我家的莊子。李易回禮后,正待問其名姓、生平之事。
沒料想,徐正名竟單刀直入,說著:郎君來的正好,我在院中走了一圈,發現損毀著實不小,該是兩三日前有場大火,且……他抬眼盯著李易,著火當日,該還有場廝殺,死了不少人!對陣的雙方,當有行伍背景,只還有幾個疑問不得解釋,郎君能否為徐某解惑
崔裹兒兩道劍眉皺起:徐正名,哪有你這么直白的!郎君別理他,這人魔怔了,就喜刨根問底,其實并無探究之意,吾等只是借住,事過就走。
無妨。李易擺擺手,饒有興致的道:徐先生想查案徐正名是你的大名我聽人說了你的家世、師承,很是欽佩,不知先生過去曾破過什么案子
郎君是要考校徐某徐正名微微一笑,并無惱怒之色,吾名慎,正名是我的字,確實也略有薄名,曾在京畿道中破邪佛案,在都畿道中破過飛靈案,在關內道破過小西天案,在河南道破過九冤案,在河東道破過三尊鬼畫案。
李易默默點頭,心念翻開傳記新頁,催動心中書簽。
書簽如劍,刺入空白頁,《徐正名傳》四個字從無到有逐漸浮現,之后則是兩列生平——
徐正名,徐有功之孫,號狄仁杰再傳弟子,善見博聞,游天下諸道,屢破大案。
待鑒證生平事五件:曾破獲五起大案。
……
看到這個結果,李易心情復雜。
他之所以不計較書簽多寡,果斷下單,就是因為刑偵斷案的本事,放在何處都有用處,而行走天下,以之傍身更添便利,而再想找一個狄仁杰再傳弟子、法制高手的直系血脈當面,可不見得是容易事,因此不想錯過。
可惜,書簽數量始終是個大問題。
一念至此,李易遂向徐正名道:徐先生家學淵源,又師從名派,長于偵案,定有許多刑事典籍,你游走天下,平日里可曾帶著刑事之書能否借我看兩日
徐正名一愣,他見過不少人,被自己懷疑的、問話的數不勝數,有如實回答的、拖延的、故弄玄虛的、敷衍的、欺詐的,各有不同,但向自己借書的,還是頭一回。
郎君說笑了,行走天下,細軟金銀尚嫌不夠,哪顧得上書,又不是進京趕考的士人,哪里會帶多少書冊徐正名搖搖頭,況且這斷案之事,可不是看書就能學會的,徐某當年能被恩師看上,傳以刑名之術,還是身具‘見微知萌、原始見終’的天賦,這東西后天要學,不知得耗費多大功夫!
李易原本聽對方拒絕,還暗道可惜,結果聽到最后,卻是眼中一亮!
對!就是這個!我想要的,就是天賦列表!
他興致既起,還想再多問幾句,卻有急促腳步聲從遠處傳來——
正有一個護院健步如飛,朝正堂奔去。
李易認出是守門的護院,心中一動,問道:劉甲什么事這么急
劉甲見是李易詢問,雖旁邊站著外人,還是如實道:門外又來了兩撥人,都要入莊借宿,我是去給管事稟報的。
又來人了李易一聽,看了徐正名二人,怎么都湊在一個時間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