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恭喜,東漁一號已經全部完工,就等著您來驗收了。”
葉耀東點點頭,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李工,辛苦你們了,這艘船對我來說太重要了。“
“不辛苦,應該的,走,咱們一起過去看看。”
“走走走……”
他早就按耐不住了。
人到齊后他們就沿著碼頭走向那艘龐然大物。
隨著距離的縮短,漁船的輪廓越發清晰,全長65米,型寬11米,排水量1200噸,船體線條流暢而有力。
在現在這個年代,他這條千噸級漁船堪稱漁業界的“航空母艦”。
“我靠,牛逼!”葉耀東都有些激動了。
他這輩子竟然早早的就擁有了這么大的船,這放在剛重生那會兒,想都不敢想。
現在他都感覺有點在做夢,這該不會是南柯一夢吧?
“臥槽,走進了更壯觀,東哥你這也太牛逼了吧,這感覺一套房子都搬上船了。”
今天他小助理跟保鏢都帶上了,畢竟身上大包里帶了幾十萬。
“老板,這船也太壯觀了吧?至少得一兩百萬吧?”
葉耀東笑著點頭,“對啊,做著做著,因為配置改動,早就已經超出了預算。”
還超出了不少,主要這一年多來,造船業不停的改進工程,引進新設備。
他知道后哪有不升級的道理?
這下子就越做越多,成本也越來越高,這些高科技的東西本來價格也高,直接讓他的成本又多了一半。
“牛,老板你真的是神了,才30出頭就這么牛逼,以后還得了?不得成船王了?”
葉耀東搖頭,“船王不了,前些天才轉讓了十七條船,數量急劇下降。”
“那你手頭的數量還是不少,更何況質量還更高了,當地除了漁業公司,哪還有人比你漁船更多的?個人當中,你可是第一個。”
張主任也很配合的道:“葉耀東同志也太厲害了吧?”
“先別夸了,這會也不是夸的時候,趕緊先了解一下船。”
工程師等他們聊好了才道:“按照后面合同升級修改后的要求,我們配備了小日子進口的導航系統,德國制造的主機,冷凍能力達到每天20噸。”
李工邊走邊介紹,“這艘船的續航能力超過6000海里,完全滿足遠洋作業需求。”
葉耀東的手指輕輕撫過船體冰冷的鋼板,感受著金屬的質感。
這艘船代表了現在國內捕漁業的最先進水平了。
“這船現在應該還很稀少吧?”
“對,你這后續還加了不少的東西,該升級的都升級,又有一條加工魚粉的流水線,全國現在都沒幾條船是帶加工的,10個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更何況你這個還是私人小企業。”
葉耀東聽了格外的滿意,“現在可以上去了嗎?”
張主任道:“當然可以,就等你來驗收了,走,我們上去看看。”
登上舷梯,葉耀東的皮鞋在金屬踏板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甲板寬闊平整,足夠同時進行多網次作業。船尾的拖網絞車比普通漁船大了一倍有余,鋼絲繩足有成年人的手腕粗細。
葉耀東讓自己帶來的人在甲板上等著,隨便參觀,他們先去駕駛室看一下。
三人一同進入駕駛室,寬敞的駕駛艙內,各種儀表盤閃爍著指示燈,跟他遠洋1號船有些類似。
但是這艘船的駕駛室空間更大,儀器也更為精妙,更加先進。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臺小日子產衛星導航設備,在這時候,這也是絕對的奢侈品了,貴都貴在這里。
“這套導航系統可以精確到0.1海里,”李工驕傲地介紹,“即使在太平洋中心也不會迷失方向。”
葉耀東點點頭,伸手撫過光滑的操作臺:“你們辦事我放心。”
“你可以先試一下,看完駕駛艙,我們再去樓下。”
他已經先上手了,嘴里順便也問著,“冷凍艙怎么樣?”
“好著呢,采用雙層保溫設計,溫度可降至零下30度,魚獲保存一個月都不會變質。”
“嗯。”
他將所有精密的儀器都開機試了一下,確認都沒問題,才往冷凍艙走。
冷凍艙占據了船體中段近三分之一的空間,打開厚重的保溫門,一股寒氣撲面而來。
李工拍著艙壁說:“今早我們剛調試完,所以這會兒溫度還很低。”
葉耀東看了一下覺得也沒問題,“去看一下加工區。”
“好嘞,在這邊。”
李工熟門熟路的領他到了加工區,加工區配備了現代化的處理線。
是他后面要求加上去的,圖紙都改進了好幾回才定下來。
這么大的船,每天捕上來的都是一個天文數字,一些深海貨都得放血處理內臟,就這么浪費了也太可惜了。
所以他后面又臨時改動,增加了一個魚粉加工。
加工機區里頭有小型蒸煮罐和干燥機,可以將廢棄的下腳料內臟等制成飼料級魚粉。
蛻變廢為寶,變為每噸價值800美元的高級水產飼料原料。
在船上就能加工完成,上岸直接就能搬運賣出。
葉耀東仔細檢查每一個細節,從焊接點到管線布局,從設備安裝到安全設施,這艘船耗資快超過150萬元,也是他當前手頭最貴的,他不敢有絲毫馬虎。
他的檢查持續了一整個下午,李工跟張主任也都陪在他身邊一個下午,就等著他確認驗收。
ps寫睡著了,還做夢在打游戲,醒來只能先發出來,剩下明天補。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