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這個叛徒的結局,我沒有過多關注,也無從得知。因為關望星審訊室的大門永遠對麥穗以下緊閉,齊朝暮的保密措施更是滴水不漏。我有天大的能耐,也不敢同時跟他們兩個為敵。
我只知道,關望星絕不會輕饒他,齊朝暮也絕不會讓我看到前任戰友的下場。
我站在市局檔案室的窗前,看玻璃窗外的傾盆暴雨。不過,它們也囂張不了多久了。因為西海的臺風季節快要過去了。
雨點砸在防彈玻璃上的悶響,讓我想起前幾日押送叛徒時,軍用卡車履帶的轟鳴。沒錯,軍用卡車,或許足以看出他的結局。
或許這就是他的宿命,也是我們的宿命。我們永遠在真相的迷霧中跋涉,而某些同伴的背影,終將湮沒在暴雨深處。
最近,我還遇到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去處理。
“海嘯”又來了。
別擔心。我說的這個“海嘯”,并不是指自然災害的“海嘯”,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準確來說,是一個提供線索的人。
如果有讀者記性好,或許還能記得我在故事開篇提到的那一場西海古玩黑市拍賣會,以及那個匿名視頻的提供者。
他還寫了一封匿名信,上面的署名是——“海嘯”。
當時我們每個人都百思不得其解。思考“海嘯”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最終,我們認為這不是什么暗號或者代號,可能單單是提供者的喜好,隨手起了個名字。
信件上面還留有一串寄件地址,這或許就是“海嘯”想讓我們警方保護的隱私。但怪就怪在,這寄件地址只是一個普通酒店。
什么意思?
“海嘯”是想讓警方保護整座酒店嗎?
以防萬一,我們也派便衣警察們定期去酒店查看,或者說,保護。
我們就這么保護了整座酒店三個月。
按照“海嘯”的要求,警方成功保護了他的信息安全三個月,事到如今也有了好結果。
沉寂了將近三個月的“海嘯”又來信兒了。這回他寄給我們一個直播間號。并且告訴我們,這個主播三天后開播,到時候無論如何你們都要去看一看。
我盯著那個直播間,感覺名字很眼熟。
或者說,甄珠一定很眼熟。
那是一個很火的鑒寶直播間,博主去年剛從西海文物局退休,而甄珠之前正是西海文物局的聯絡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