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蘭去公司,給唐小魚和小韓帶了酸辣粉。
小韓能接受酸度,但太辣,有點接受不了。她一吃辣,嘴巴就會腫。
可懷著孕的唐小魚,居然覺得特別好吃,一整碗連湯帶粉絲,全都吃光喝凈了。
唐小魚擦擦嘴巴,漱口之后仍意猶未盡:“還有嗎?讓劉奕邦再給我寄點過來。”
劉美蘭挑眉,指了指她的肚子:“靚女,你是孕婦。這是速食品,為延長保質期會加添加劑,還是少吃點好。”
唐小魚略帶遺憾:“那等我生完孩子再吃。這東西肯定有市場,什么時候投產啊?”
劉美蘭回答:“投資公司的人會以港商身份參與投資,從設備購買、安裝到投產,估計今年九月能完成。”
唐小魚算了算:“好,到時候我的哺乳期也過了。讓你三哥大膽干,這事準成!”
劉美蘭笑了笑:“這是速食,能長期保存,和方便面類似。不過咱們的配料貨真價實,價格可能比方便面高一點。”
唐小魚笑笑:“但味道更足啊!”
王德是酸辣粉項目的投資商,老家本是廣省,十幾年前去了港島。他熟悉公司運作,也懂內地投資,為人還圓滑。
雖說合作方是劉美蘭的三哥,但作為負責人,王德在商商,既維護公司利益、享受當地優惠政策,也承諾第一期工程投資三千萬,能帶動五百人就業,后續還會擴大規模。
原本這是石羊鎮的項目,不過縣里覺得鎮上把握不住,縣里決定親自管理。可市里看到項目潛力后,覺得石羊鎮和縣里都把控不住,便直接將石羊鎮改成了石羊高新區。
周書記和王鎮長原地升職,分別從鎮書記、鎮長變成了區書記、區長。
高新區空缺了不少崗位,而大家都知道劉奕邦能力強。以他現在的能力和對當地經濟的推動速度,未來前景大好。
不少消息靈通的人紛紛疏通關系,想來這里工作,協助劉奕邦招商引資,畢竟這工作最容易出政績。
劉奕邦也升了職,鎮改成區后,他成了副區長。雖然時間短,但組織上很鄭重,準備跟上面解釋,并且把劉奕邦在石羊鎮的工作報告,上報省里。
劉奕邦是那一批選調生里,升職最快的。
石羊高新區名頭響亮,依托火車站輻射范圍建工廠,附近還有國道經過,交通算得上便利。
目前高新區里有三家企業:最先落地的粉條廠,生產無添加高檔粉條,銷往全國各地,去年產值達九百萬,帶動上下游產業蓬勃發展;
第二家是衛生巾廠,生產的高檔衛生巾既有出口也有內銷,全在無菌車間生產。
這家廠更厲害,投產才四個月就已創匯六百萬美元,內銷也有幾百萬。今年又開發了幾款新產品,準備參加廣州交易會,爭取更多外貿訂單。
按當地領導和工廠負責人的估計,今年至少能創匯三千萬美元,是市里的創匯大戶,已成為省里重點關注的企業。
這也是市里領導力排眾議,把石羊鎮從縣里剝離出來改區的關鍵原因。
第三家是飼料廠,依托粉絲廠的廢渣廢料,再加上骨粉、貝殼肉和貝殼制成飼料,能帶動養殖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