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的寶寶,很有眼力勁兒,一看爸爸黑了臉,馬上甜蜜蜜討好地叫:爸爸!
小聲音那個甜那個糯那個嬌,含糖量高得爸爸的臉都黑不下去。
誰說小孩子不懂看人眼色的真應該來看看這小機靈。
只是為了讓她認識到這是個錯誤,她的小屁屁還是挨了爸爸一記愛的懲罰,雖然輕的感受不到。小丫頭瞇著眼笑,還以為爸爸和她玩。
*********
前兩天在拼夕夕買的茴香豆今天送到了。
買這個完全是前幾天突然記起來,若干年前單位組織去浙江玩,在紹興的時候去了咸亨酒店()還是孔乙己酒店()的,點過這道菜。
(有點記不清了——因為京城就有孔乙己酒家連鎖店,我不知道和紹興那個是不是一家。——還有,不知道這家店現在還存在否)
當時有位戲精同事,還專門學孔乙己說了幾句臺詞。引起大家捧場的哈哈大笑。
一晃這么多年過去了,前些天心血來潮想起來(其實也是閑著無聊刷拼夕夕看見的),突然想吃,想吃的不得了!
于是,下單吧!還有什么好說的。
等了幾天,寄到了。
店家商品詳情介紹說是滬市特產,拆封外包裝之后特意看了看產地:江蘇常熟。
我:……
這魔幻的一幕經常出現。
本以為是紹興名吃,畢竟魯迅先生的一篇文章,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孔乙己這個人,也知道了茴香豆。
結果,滬市特產,常熟造,味道么……一難盡。
依稀記得,似乎紹興那邊的茴香豆,其實和老家的煮蠶豆差不多吧
配料肯定有差異,不過應該也不會太多,主要煮這個東西其實跟煮毛豆似的,各家有各家的口味。
只是難吃的五香豆,和我記憶里的茴香豆相差甚遠。它甚至差點毀了我記憶中的一道美食——雖然可能不那么美。
再看看食品袋上五香豆三個字,行吧!怪我。沒有分清馮京和馬涼的區別。
然而還是要和評價里說的那樣說一句:咸!難吃!
估計以后都不會買了。
什么時候上萬能的網絡搜索看看,茴香豆是怎么做的
嗦~~感覺口水都下來了。
只是……記得自從離開家鄉,在京城這邊菜市場買的蠶豆,沒有一次能達到自己記憶中的味道,總有股怪味。
后來想了想,大致因為要運輸、流轉,所以蠶豆不可能多新鮮。哪有剛從地里摘下來就吃不過夜那樣鮮美呢!
更何況現在吃的蠶豆,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不是種植的時候希望它快長于是催肥,運輸的時候希望它保鮮時間長一點,肯定口感不會恰到好處,這樣種種原因加一起,自然就沒有曾經記憶中美味啦!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