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誠子看著柳明志陰沉的臉色,收起拂塵擺手示意四名小太監退出殿外等候,自己則是倒了一杯涼茶遞到了柳明志面前。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因為長久批示奏折積郁深厚乃是無可避免的事情,但是陛下也不可將戲當成真的啊。
咒罵幾句,摔些東西發泄發泄心中郁悶都還好,豈可真的退位讓賢。
如今天下剛剛一統尚且不足一年光景,朝廷鄉野具是百廢待興。
陛下您正值當年,這個時候退位讓賢我朝十萬山河可怎么辦呢。
消消氣,消消氣,不可當真呢!”
柳明志抬眸盯著小誠子看了一會,抬手接過其手里的涼茶一飲而盡。
“你說的對啊,如今天下剛剛一統,百廢待興,此時退位讓賢確實不太合適。
你去把三位皇長子請來,讓他們哥仨挑出四品以下官員呈上來的奏折自行批示,朕先去御花園散散心,回來審核他們的成績。”
“是,咱告退!”
“等等!”
“陛下?”
柳明志沉默了一會:“把落月,夭夭,依依,菲菲也她們姐妹四個也一并喊來,讓她們姐妹協助乘風他們哥仨批閱奏折。”
“啊?讓幾位公主批閱奏折?”
柳明志看著小誠子驚愕的神色,沒好氣的擺擺手:“愣什么呢?還不快去!”
“是是是,咱告退!”
小誠子遠去之后,柳明志回眸看了一眼龍案上堆積如山的奏折,臉色無奈的背手朝著殿外走去。
“本少爺當初真他娘的有病,干什么不好,竟然造反當皇帝,悔之晚矣啊!”
皇宮御花園中,柳明志目光閃爍著朝著眾多娘子時長待在一起,閑聊散心的賞風亭走去。
心里一直考慮著去御花園路上的時候,腦海中驟然興起的內閣制度。
準確的說是在衡量著建立內閣制度的利弊之處。
若是建立內閣對于自己處理朝政來說自然是有大利之處,可是世間萬物就如陰陽八卦,總有對立面會存在。
既有大利之處,自然就會有極大的弊端從中滋生。
有利之處自然就是可以減輕自己的壓力,對于各地州府呈交到京城的奏折,可以快速的批閱完畢及時返回施行。
弊端嘛自然就是內閣容易勢大,無形之中會架空皇權啊。
自己自然是不怕的,可是下一任皇帝呢?乃至幾代以后的后繼之君呢?
萬一自己的子孫后代之中遇到了不成器的玩意,內閣的弊端將會無限的放大開來。
那個時候內閣的存在就不是幫助當朝天子快速有效的處理朝政了,而是會禍亂朝綱,危急天下。
要不先嘗試著建立內閣試一試,一旦發現了其中的吧弊端,在自己百年之后再行撤銷內閣!
可是一旦開了這個先例,萬一后繼之君也跟自己一樣心生懶憊之意,重新建立起他們壓制不住的內閣又該怎么辦呢?
內閣!
內閣!
要不在建立內閣的同時,再建立一個節制內閣的衙署?
可是該以什么樣的衙署來節制內閣呢?
最起碼得保證兩點才行。
首先,這個衙署不能跟內閣官員結黨營私,狼狽為奸;其次這個衙署有節制內閣官員的權利,卻不能干涉內閣的正常運轉。
東廠?西廠?這種由太監建立起來的,必須依靠帝王的勢力?
這個念頭剛一閃現,柳明志馬上就拋出了腦海。
宦官手握大權,弊大于利啊。
因為他們是皇帝的近侍,一定的程度上有著很大的可能會左右皇帝的想法。
還是原來的想法,自己雖然不怕,但是后世子孫卻不一定能有效地利用好這一勢力。
予權以宦官這個先頭自己絕對不能開,否則定然會后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