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勤政殿。
李云龍掃視著周圍沉默不語的文武百官,淡淡的望著一旁一副中火中燒,臉色陰沉的李柏鴻,李擎兩兄弟。
兩兄弟雖然身上被捆著繩索,嘴里塞著絹布,依然擋不住兩人眼神中對老三的怨念。
李云龍背著手不停的在勤政殿中徘徊者,不時地朝著殿外張望一眼。
眼神中的焦急之意雖然被其掩飾的很好,可是看其煩躁不安的動作依舊可以看出李云龍心中現在非常的不平靜。
李云龍深吸了一口氣,望著對著自己怒目而視的李柏鴻兩人輕輕地揮揮手。
兩個黑衣衛拿下了兩人口中的絹布。
“老三,你個卑鄙小人,明明已經商議好了由宗人府的李氏宗親決定皇位歸屬,你竟然暗設伏兵,你個背信棄義的小人,本王不服。”
“三哥,這么干不地道吧?”
“你就不此事全出去,令天下人所不齒嗎?”
兩人口中的絹布剛一拿下來兩人便對著李云龍破口大罵起來,顯然對于李云龍背信棄義的行為滿是怨念。
李云龍淡淡的望著自己的兩個兄弟,并未因為兩個人的辱罵變了臉色。
輕輕地望著自己的手掌,李云龍掃視了一眼勤政殿中的擺設。
“背信棄義?”
“兩位兄弟說的可真是大義凜然啊。”
“本王暗設伏兵算計你們,可是你們想過沒有,你們城外若非各自埋伏著一支兵馬,兄弟我想算計你們又怎么成功?”
“這兩支伏兵你們全都秘而不宣,你們做著什么樣的打算顯而易見,不就是商議不成想要里應外合巧取豪奪拿下皇位嗎?”
“剩下的事情就不用兄弟我明說了吧?”
“大家彼此彼此而已,誰也不用指著誰不道德。”
“兄弟我技高一籌擒拿了你們,這是天命所歸。”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你們算計本王沒有得手,反而偷雞不成蝕把米,你們有什么資格指著本王是一個背信棄義的小人。”
兩人望著李云龍淡淡訴說的話語臉色有些不自然起來,眼神下意識的躲閃,不敢直視李云龍的眼睛。
他們也清楚李云龍說的乃是事實,大家彼此彼此而已。
誰能最終得勝就看誰更技高一籌而已。
只是兄弟兩人始終有些不甘心,他們若是不對皇位念念不忘,也不會起兵造反,就更不會有現在的下場了。
李云龍聽著外城城墻之上斷斷續續連綿不絕的炮聲,靜靜地望著李柏鴻兄弟二人。
“聽到了吧,勤王大軍正在猛烈的攻城,不是本王瞧不起你們,若是你們兩人站在本王現在的位置,敢于柳明志硬碰硬的大戰一場嗎?”
“你們應該祈求上天保佑,保佑本王能夠擊敗柳明志,否則一旦大軍入城,本王活不了,你們以為你們兩個就能活了嗎?”
“造反是什么罪名,不用我多說了吧!”
“本王雖然是在自救,可是本王也是在就你們,你們不說為本王想想辦法就算了,還敢在這里冷嘲熱諷,蠢貨。”
“你們羞于與本王為兄弟,本王亦是如此。”
“王爺,宗人府新任宗令李成白帶領李氏子孫朝著勤政殿趕來了。”
李云龍臉上一喜急忙朝著殿外走去,望著校場之上數百朝著勤政殿趕來的李氏宗親,李云龍眼眸中的焦慮之色逐漸的平復了下去。
“將文武百官帶出來!”
李云龍輕輕一揮手,命令著親衛將朝中的文武百官帶著朝著校場之上趕去。
文武百官雖不情愿,可是想起李白羽大行前的吩咐,加上形式不如人,不得不緩緩地在叛軍將士的帶領下朝著殿外走去。
李云龍率先朝著校場之上的平臺趕去,望著李氏宗親之中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面色恭敬的抱了一拳。
“李氏子孫李云龍參見叔祖公。”
老者淡笑著回了一禮:“老朽新任宗人府宗令李成白見過蜀王殿下。”
“吾等參見蜀王殿下。”
“免禮免禮,本王與諸位叔祖,叔伯,兄弟一脈同源,咱們身上都流著太祖高皇帝的血脈,無須多禮。”
李云龍展示出謙謙君子的一面,一瞬間斬獲了不少李氏子孫的認可。
望著李成白給自己的眼神,李云龍微微一笑:“有勞叔祖公了。”
李成白從一個青年人手里接過一個托盤,緩緩揭下上面的綢布露出一面明晃晃的金牌。李成白恭敬的望著托盤里的金牌邁著步子朝著平臺之上走去。
李成白掃視了一眼文武百官,高高的舉起了手里的托盤。
“太祖高皇帝李元民金令在此。”
文武百官一怔,急忙行禮。
“臣等參見太祖高皇帝,萬歲萬萬歲。”
李成白見狀滿意的點點頭:“國遭巨變,天地同悲。”
“然國不可一日無君,兩位皇子蹤跡全無,無一人出來主持大局,宗人府執掌李氏宗親關懷大龍之興衰,不得不出來主持大局。”
“如今皇位高懸,無人繼承,此乃國之不幸,民之不幸也。”
“老夫身為李氏宗親之宗令,不能視若罔聞,特與宗人府一干李氏元老商議,意欲在睿宗血脈之中擇一大才繼承皇位,登基為帝。”
“希望諸位同僚念在老朽為江山社稷著想的情分之上,盡心輔佐先帝登基為帝。”
文武百官望著道貌岸然,處處不離大義的李成白無聲的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