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羽嘴角的笑意逐漸的消失,眼神也變得有些陰沉起來。
“賊人得手一次,就意味可以得手第二次!”
“也就是說在朕的頭上,你們的頭上無時無刻都在懸著一把要命的利刃,皇后的替身丫鬟遇刺身亡,就意味著將來的某一天,朕與爾等也會被賊人不知不覺的割掉項上首級!”
“朕痛心呢,京師之地,大龍腹地之中的腹地,十萬禁軍,大內高手層層防守竟然能讓賊人刺殺成功之后從容而逃。”
“你們就沒有感覺到一絲絲的羞愧嗎?你們就沒有覺得自己的脊背發涼嗎?”
“好在此次朕提前預備了一手,若是沒有提前防備,未來的皇后遇刺身亡,天下都將引起軒然大波。”
“在天下百姓的眼中,會將爾等置于何地,又會將朕置于何地?”
“連一國之母都保護不了,又有何臉面敢保護天下百姓,保護江山社稷。”
“此次刺殺,雖然賊人沒有得逞初始目的,但是朕與爾等的卻早已經顏面掃地!”
“食君之祿,為君分憂,你們就是這么為朕分憂的!”
“臣等知罪,請陛下恕罪!”
柳大少雖然彎腰行禮口稱恕罪,眼角的余光卻帶著復雜的臉色在云陽與李白羽身上徘徊。
要說滿朝文武,除了靖國公,李白羽兩人之外,真正的知情人唯有自己。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樣的也唯有自己知曉。
姑姑果然猜對了,最希望息事寧人的不是自己,而是剛剛登基為帝,皇位尚未安穩的李白羽。
雖然李白羽已經是名正順的大龍新君,當朝天子。
可是比起其父皇李政來說,朝中的大部分勢力都還沒有掌控手中,他他需要武將方面的支持了。
尤其是云家這種軍方的翹楚。
云陽,云家二爺都是三朝元老,在北疆立下了汗馬功勞,在軍中的威信少有人可以比擬。
下面二代的云沖又是虎賁軍的大將軍,手下十萬久經百戰的虎賁邊軍,其威勢不容小覷。
可以說李白羽太迫切得到云家的支持了,好早一日將大龍所有的權利集中在手中。
遠的不說,僅僅幾個藩王兄弟就夠李白羽發愁的。
明知道這些兄弟賊心不死,可是只要這些兄弟一日沒有揭竿而起揚造反奪位,李白羽想要削藩就沒有機會。
尤其是父皇為了避免自己一招登基為帝大權在手,難以控制自己的心性,設置了五位輔政大臣。
這五人,妹夫對自己的支持李白羽心中明了。
夏公明四朝元老,對李家是否忠心不好說,但是對大龍江山社稷的忠誠是不容置疑的。
左相,右相在李政在位期間便一直明爭暗斗,是否跟自己一心尚且有待觀察。
云陽是唯一一位節制兵馬大權的輔政大臣,可以說只要得到云家的支持,自己的皇位穩定是遲早的事情。
偏偏云小溪在與自己的大婚之日得到了刺殺。
本想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的李白羽得到了母后南宮夢的提點之后馬上明白,自己的皇位現在依舊處于風雨飄搖的地步。
坐上龍椅不一定意味著一定會被滿朝文武心服口服。
五位撫正大臣只有三年互相節制的時間,也就意味著自己只有三年時間在權衡之中將大龍穩穩的握在手中。
那時候才是真正的根基穩定,江山永固!
柳明志將目光停在了云陽的身上,他心里最是明白,李白羽說的這些都是托辭而已。
事實的真相便是被刺殺的就是‘真正’的云小溪。
他很想知道李白羽是怎么說服云陽的。
怎么令云陽在喪孫之痛中接受了自己的提議。
柳明志默默地收回眼神,對于這個打交道不多的靖國公云陽來說自己是越來越看不透了。
是老狐貍真的忠心耿耿,還是李白羽的手段已經可以與父皇李政比肩了。
“十萬禁軍半數隸屬兵部,半數隸屬京都內務府,大內侍衛雖自行決斷卻隸屬御前侍衛。”
“城門防守隸屬兵部,戶部,大理寺,刑部協同,進城如此之多殺手,爾等居然毫無半點提防。”
“此次賊人刺殺成功,爾等都有著不可逃脫的干系。”
“戶部,兵部尚書罰俸半年,大理寺,刑部罰俸八年,御前侍衛都統領宋清罰俸三個月。”
“定國公柳明志身為督辦戶部,兵部,大理寺的輔政大臣,有失察之罪,罰俸一年!”
“左相魏愛卿督辦刑部同有失察之罪,罰俸一年!”
“爾等可服氣?”
“臣等服氣!”
刑部尚書葉開明,大理寺卿丁健相視一眼,望著柳大少身影眼含感激之色。
折子聽定國公的真的聽對了。
李云龍兄弟幾人眼神有些復雜的相視一眼,對李白羽的警惕性又加深了一層。
一場顏面掃地的敗局,非但沒有打擊道皇兄的威信,反而令其扭轉亂局。
不但抱住了自己的顏面,反而不輕不重的敲打了一下五位輔政大臣之中的其中兩位,一干重臣也受到了牽連。
幾人不太相信躺在刑部的尸體不是云小溪本人而是一個替身的丫鬟。
可是觀察著云老國公昏昏欲睡打著哈欠的模樣心里又有些拿捏不定。
畢竟云陽的表現實在不像是剛剛喪失了孫女。
尤其是老四李云平,當初自己因為得罪云小溪被云陽從北疆殺回來吊起來抽的場景可謂是歷歷在目,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