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一種塔式或層疊式結構,材料使用基礎一級合金,具體種類不限”
“要求:能荷載多倍于自身重量沖擊”
“三百倍:可獲得正式研究員身份,可獲得申報一次丁級研究任務資格,可獲得二十萬交易點初研經費”
“五百倍:可獲得中級研究員身份,可獲得申報兩次丙級研究任務或一次乙級研究任務資格,可獲得一百萬交易點初研經費,可獲得獨立實驗室一間”
“八百倍:可獲得高級研究員身份,可獲得申報一次甲級研究任務資格,匹配甲級研究任務待遇”
“一千倍:可獲得院長級別身份,可主導相關領域所有對應研究,其他待遇面議”
高聳的科技碑塔前,侯從文操控著一根簡易機械臂,不斷刻畫著文字。
他刻的很是認真,好似將每一分的注意力都用在了石碑上,并不為外物所動。
但旁邊站著看熱鬧的人,可就沒他這么澹定了。
隨著問題表述的越來越清晰,給出的獎勵條件也越來越豐厚。
難免。
討論聲開始一波波響了起來。
“塔式結構,只能用一級的合金,還要達到最低三百倍的承重力,這怎么可能!”
“哪怕用最強的剛性合金作骨,用緩沖性能最佳的緩沖合金作肉,能抵個一百五十倍的沖擊力都已經算是奇跡了吧,三百倍...五百倍...甚至還有一千倍,這就離譜”
“一千倍什么概念,用一千克材料搭建的結構框架,能硬抗一噸的沖擊,有這東西那還怕個錘子災難啊,往進一躲就完事了”
“現實點,或許這是讓我們去探究能不能開發出來一種新的合金,擁有比緩沖合金還要強的緩沖性?”
“一級緩沖合金30倍,二級50倍,三級就有80倍,要是不限制合金等級,我上個七級合金,就能直接硬抗三百倍沖擊啊”
“草,傻逼離我遠點,為什么要限制一級合金,肯定是要大規模應用啊,你他嗎上七級合金,咱們領地一年出產的七級合金才多少點,沒腦子的東西趕緊滾!”
“說誰沒腦子呢,我看你這...”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能在落榜后還站在這,想要通過解答難題重新獲得資格的人,大多都還是有些實力和想法,不甘于在廢土就這么混沌下去。
而剩下那一小部分,則是連考試的資格都沒辦法拿到,只是碰運氣來到這。
這么一對比,自然就形成了鄙視鏈。
考上的看不上落榜的,落榜的看不上碰運氣的,碰運氣的看不上過來參觀的。
重重鄙視下,這廣場上才不過百人,便已經分出了好幾個圈子。
“不用躲,這些人都不敢動手的,頂多嘴上過過癮罷了”
“不過你也是運氣好,剛好碰到這時間,平時這里可冷清了,頂多也就二三十人。”
“也就是每次研究員要發布新問題時,才會有這么熱鬧”
生怕前面的騷亂惹到自己身上,蘇摩剛想退后兩步讓開戰場,一旁的戚曉妹就笑著拉住了他,一通解釋。
瞅著這兩人果然不敢動手,只能間隔兩三米隔空爭得面紅耳赤。
蘇摩不禁會心一笑,將視線重新移動回了石碑之上。
放置在小廣場內的三座科技碑塔,上面刻錄的文字類目均不相同。
第一座,主要類目為物理化學學科。
其上刻錄的問題大多也都是一些專業性極強的細分問題。
普通人過來,哪怕知道這些描述問題的文字每一個怎么念,串在一起也很難懂其真正表達的意思。
第二座,主要類目為建筑材料學科。
這一座石碑上刻錄的問題小相較第一座,就顯得親民太多。
像是眼下侯從文給出的這個問題,就清楚的說明了需求和想要的結果。
第三座,蘇摩隔著老遠看了看,沒能看出具體劃分到什么類目,姑且只能算作雜學。
而說是雜學,上面的問題自然也不再限制于條條框框。
有的問題倒還能摸索出來點門道,有的問題壓根就是出題人的想象。
想要完成,要么是提前內定好了人選,要么就是剛好撞了大運。
“三座石碑,第一座的專業性太強,要想回答上來不僅需要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還得有大量的實驗數據支撐,而這一點,恐怕這也是租借實驗室能出現的理由之一”
“如果選擇這一座上面的問題,我就算能拿出來答桉,也不太可能蒙混過關,畢竟我又沒有真正去做過這些實驗,數據也是憑空而來,一旦要較真追查起來,可太麻煩了...”
“第三座,感覺也不太行,提出這些問題的人恐怕都不知道自己這問題該怎么解決,答桉又是什么,我就算拿個正確的過去,光是驗算就得不少時間,等到那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看來,如果我要答題,只能選擇第二石碑的問題”一番分析,蘇摩心中記住這個信息,開始從石碑最上方往下面掃蕩起來。
建筑設計,材料研發,靠的不僅僅是日積月累的知識儲備,還有靈光一閃時的運氣。
兩者之間,往往是缺一不可,互相融合。
但奇怪的是,從第一個問題一直掃視到最后一個侯從文新添加上的問題,蘇摩的臉色卻是微微有些變化。
“這些天是不是添加了很多新問題上去?”轉過頭,蘇摩看向戚曉妹。
后者面露異色,連連點頭:“是的,最近添加問題的頻率確實高了不少,這石碑上的問題保留的時間都是一年,以往一年下來留在每一座上面的,才只有二三十個問題”
“可今年才六月份,石碑上的問題就已經過百,尤其是這三個月,好像添加了三四十個新問題進去,主要以第二座和第三座為多”
“這么多?”只看問題,蘇摩便有些微妙的感應。
如今得到戚曉妹肯定的回答,他已經基本能確定,就和周岳說的一樣,領地果然又到了第四次科技爆炸的前夕。
而這一次大概率爆炸的科目便是建筑材料有關!
“這東西能玩個什么花出來?”
“或者說為什么要急切的研究出這樣的東西來?”
上百個問題,其中有八十個左右都和建筑相關。
有類似侯從文這樣的,從建筑的骨架根本屬性出發,以防沖擊,保暖,抗腐蝕,安全換氣等方向提問。
也有從建筑的合理性出發,以最小空間最大利用方式,后期可維護性等方面出發。
綜合起來,如果不是科學院故意放出來的煙霧彈。
蘇摩不用想,也能知道,這應該就是為什么大范圍著急緩沖合金的原因之一。
只有大量的實驗需求,才會這般迫切的需要對應材料。
而哪怕被外人察覺到一些,他們也不管不顧,更能看出來這項研究的重要性。
“怎么樣,要不你也上去搞個題目解答一下,我可以幫你將問題答桉傳達給對應的研究員”
“只要你能解決問題,得到研究員和科學院的認可,拿到高級以上研究員職稱,哪怕是想讓我當你的貼身保鏢,都行哦~”發覺蘇摩看的認真,戚曉妹眨巴眨巴眼睛,小聲打趣道。
“哈,算了算了,這問題這么多人都答不出來,我何德何能可以一下給出答桉”
“我們還是去別處逛逛吧”擺擺手,蘇摩笑了笑,緩緩將視線從已經要離開的侯從文身上移開。
第二石碑上的上百問題,一遍瀏覽下來,蘇摩確實發現自己可以馬上解決其中大約十分之一的問題,拿到最為基礎的研究員資格。
同時,也有四個問題,只需要一段時間的計算和摸索,他甚至可以拿到了中級,乃至高級的資格。
而像是侯從文剛剛給出的這個問題,只要能將逐日戰甲上的“創生之柱”構造想辦法改造復刻到建筑上。
別說是一千倍的抗力,就是一千五百倍,兩千倍,都能輕松的搭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