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嬸子來送做好的衣裳時,得知沈母病情好轉,很是為她高興。
姜映梨翻看了著籃子里裝的新衣服,滿意道:廖嬸娘,您的手藝太好了,動作又快,多虧了您。這樣一來,等沈雋意考上云麓書院,就能穿著新衣裳去讀書了。
廖嬸子被她夸得眉開眼笑,你們喜歡就好。
倒是沈母一臉懵逼,這什么衣裳
廖嬸子笑道:阿梨給你和阿雋買了布做秋衣。她說自己不擅長針線,就讓我幫忙搭把手。你瞧瞧,這就是給你做的,我給你做個外衣和夾襖,等到天氣冷了,外面套上疊穿定然暖和。
她拿出一件紺色斜襟盤扣外衣和銀灰色的福字夾襖,這顏色選的也好,你試試看。這可是你兒媳婦疼你,特地給你選的。
沈母沒料到姜映梨會給她買布做衣裳,更沒想到廖嬸子會替姜映梨說話,一時語塞。
可看了眼胖如肉山,滿臉疙瘩的姜映梨,她又倍感膈應,推開衣裳,別開眼:我不用。我有衣服穿!
這……廖嬸子尷尬,看了眼姜映梨。
姜映梨笑了笑,也不在意,她本來就不是為了討好沈家母子才買布的。
她本意是給自己做衣服,他們只是順帶,領不領情也無所謂。
她拿起自己的兩件衣服:廖嬸娘,您坐會兒,我先把衣服放回去,給您倒杯水哈!
廖嬸子應了聲,目送著她離去,這才轉向沈母:阿珠,這都是一家人,你作甚還跟她鬧脾氣啊!
這喚的是沈母的本名——李玉珠。
沈母抿唇低頭,眼眶微紅:我心里難受。你說他嬸子咋那么狠……
廖嬸子嘆氣,開導道:可人進了你們沈家門,就是你們沈家人了啊。先前阿梨的確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但她現在不也挺懂事的嗎前頭她擔心你和阿雋營養不足,特地去我家買蛋買雞的,眼下看天涼又給你們做了秋衣。
兒媳婦做到這地步已經很不錯了。她看沈母愁眉不展,又道:而且,她那模樣先前在咱們村可也是個頂個的出挑。就是現下臉上長了點疹子,又胖了點,可人胖也是福氣啊!
你看她,進門后,你這病好了,阿雋還能順當地去考試,這多難得啊
誰不知道沈雋意從來沒機會正式上考場,這些年都給耽擱了,連姜青榕都中了童生,他腦子那么聰明,卻還是個白身,叫人唏噓。
說不定啊,她就是你們沈家的福星呢!也許回頭阿雋的腿也能治好,還能考個狀元回來給你爭臉呢
越說,廖嬸子越發覺得有理。
沈母心情復雜,沒有答話。
廖嬸子拍了拍她:我聽說她先前為了阿雋能坐上牛車去報名,還把她親堂兄給踹下車了,姜家背地里都罵死她了。所以啊,她要真心愿意好好過日子,你也別太苛責了!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
陪著沈母說了會子話,廖嬸子眼看天色不早,就起身離開了。
剛走出門,姜映梨就快步追上她,塞過去一把銅錢:嬸娘,這個給您。
一把銅錢瞧著少說也有三四十文。
當下男人出去打零工一天也不過十文錢,廖嬸子嚇到了,推拒著不肯要:不過是動幾下針線的功夫,你還把碎布頭留給我家虎妞了,哪里能要你的錢啊。快收回去!
姜映梨不愿占便宜,笑著推回去:您要是不要,我下次可不敢找您幫忙了。
可……
灶上還在煎藥呢,我先回去盯著了!嬸娘您慢走啊!說完,姜映梨不等她反應,拔腿就往回跑。
誒,這孩子……廖嬸子哭笑不得,心里又倍感熨帖。
為了做這六件衣服,她也是費了半個月心力。可鄉下最不值錢的就是時間,平日里旁人也就是送些家常的雞蛋蔬菜,可沒這么大方的。
卻沒想到姜映梨這般懂事明理!
之前她也是偏信了村里的謠,誤會了姜映梨!
廖嬸子悠悠然感慨,只希望沈母聽勸,別太鉆牛角尖了!
姜映梨回去后,就把煎好的中藥給沈母端了過去,仔細著燙,慢點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