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是一個府上,沒有固定給他們送菜送生活用品的地方,也沒有自己的采買處,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啊。
都是要從外面采買,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呢。
而且杜榆還要看看別人家的庶吉士是怎么過日子的,她也有個參考不是?
至于賺錢的事兒,還得看機遇,機遇來了,那就不是問題了,她不能出面做生意賺錢,如果能找到一個有生意頭腦的人,幫著自己做事兒,那不是就挺好的?
但是這樣的人才可遇不可求啊。先一步一步的來吧。
好歹自己的莊子還能維持現在的日子,就是大舅那邊,也說了,會每個月給他們一些錢的,大表哥每個月還有三兩銀子的俸祿,也是可以用的。
第二天,他們這邊就有到門口來賣菜的,估計是在這邊經常賣菜的,知道這邊住進了人,所以就來這邊了。
杜榆讓姚婆子和他們商量了價錢,如果價格合適,以后每天都過來送一次菜。
他們要是想日結菜錢或者一個月一結也可以,這邊是翰林院庶吉士胡家,也是讓大家彼此認識的意思。
想來他們也知道,這到翰林院辦公的人,品行都是還可以的。
不過第一天的菜錢,杜榆讓姚婆子給了,畢竟大家還不熟悉,以后慢慢就好了。
杜榆也開始教小丫和小墨認字,以后他們可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幫著記賬什么的,都得靠他們。
接著幾天,買了生活用品等物,這日子算是安定下來,胡鑫去翰林院報道,作為庶吉士,在翰林院學習了。
杜榆還問他需不需要給那翰林院的上官們都帶東西過去,大表哥第一天去了,了解了情況,看大家都沒有給,才知道這翰林院清貴可不是說著玩的,送禮的沒有,但是以后混熟了,可以請人在家里吃飯喝酒都可以的。
米家的秦婆子找到了杜榆,她已經從米家出來了,杜榆知道她的意思,對她說道:“你要是來我這邊,我給的錢恐怕不會高,畢竟我這里的情況您也知道,一切都是才開頭呢。”
秦婆子笑道:“我無兒無女,現在也歲數大了,不想以后死了連個給我收尸埋葬的人都沒有,我不求別的哦,就盼著能夠有個養老的地方,有人給我送終,你看怎么樣?”
杜榆倒是不介意養一個老人,畢竟秦婆子以前也幫助過自己,就說道:“你要是還看得上我這里就留在這里吧,我這些婆子您幫著管一管。”
秦婆子道:“好,那我就不客氣了,只要不嫌棄我啰嗦。”
秦婆子的到來,添福是很高興的,畢竟以前秦婆子就對他很好,姚婆子笑道:“我看添福對您老這么喜歡,不如讓添福認您當干奶奶吧。”
這下人之間認干親,也是很正常的事兒。姚婆子倒沒有因為來了個秦婆子管著她就不高興了。
秦婆子忙擺手,說道:“添福這孩子還有爹有娘呢,認我做干奶奶干啥?”一般這認干親,都是從外面買來的無父無母的丫鬟或者小廝,需要在府上找個靠山,所以干娘干女兒很多。
而且有的干娘,就可以代替干女兒領月錢,往往要把月錢扣掉一大半,只給干女兒一小部分。
以前米家就有人認好幾個干女兒,然后從中賺取月錢,這樣的人秦婆子看著就討厭。
這個姚婆子明顯不知道這種事兒,說認干親也只是一片好心,但是添福人家是有父母家人的,他自己都做不得住,這個事情想都不要想。
秦婆子是這才知道添福的爹娘被胡大人給買回去了,現在還在鄉下那邊當總管呢,這也很不錯了。
她如今在這里,也覺得不錯,人口不算多,但是主人家也很和善,卻不軟弱可欺,她把這些人管好了,也算盡了自己的一份心了,胡家奶奶并沒有要自己的身契,這個情,她心里記住了。
在這一帶熟悉了,杜榆也認識了幾個自己丈夫的同僚,都是在翰林院的,不過他們有的都是在翰林院當官了,屬于自己丈夫的上司或者是先生。
有的就是還跟自己丈夫一樣,是庶吉士,也租住在附近,就等著三年后散官了直接授官了。
還有的也是庶吉士,但是人家在京城里有房子,那就是屬于京城子弟了,家族背景雄厚,或者是父親輩,或者是家族里有人當官。人家住的地方也不在這一代。
作者有話要說:說到租房,那就是辛酸淚多啊。
為嘛都喜歡有自己的房子?那是一個安定的象征。
只是現在的房價啊,奮斗一輩子未必買的起。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