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爹不就是在市面上呆了十幾年后,才開始考秀才嗎?這十幾年也不是白呆的,都是為了積攢人生閱歷。
另外就是,他妹妹也要在秋下嫁人了,他爹不在,他作為長子,必須得在場的。
所以這次他不能過去彭澤,二郎就可以帶著妻子一起去了。
田氏是已經被丈夫說過這個事兒了,雖然舍不得自己的祖父,可是也知道這事兒是不能推辭的,反而田先生卻很贊成孫女跟著孫女婿一起出去走走,畢竟人在外面才能長見識。
光在一個地方帶著,就猶如那坐井觀天的青蛙,見識太短。
“祖父這里不用擔心,放心去吧,到那里照顧好你公婆和丈夫。”田先生對孫女說道。
所以杜二郎成親沒有多久,就帶著妻子出發朝彭澤縣去了。
不過田氏臨走前,還把給小姑子的添妝提前給了杜榆,是一個紅木匣子,里面是一對玉鐲。
都說要嫁人的人,嫁人前就很緊張,可是對杜榆來說,好像一點兒也感覺不到。
估計對方是自己舅舅家,也熟悉的很,所以是沒有緊張感。
而現在想著洞房的事兒,那也是太早了,尤其是,兩家也商量好了,等杜榆十六歲生日過了再圓房呢,所以她嫁過去,就是從一個地方換到另一個地方生活了,別的一點兒也沒有改變。
不過胡氏也告誡杜榆,別因為胡鑫不是舅母親生的,就心里有疙瘩。
杜榆覺得自己好冤枉,她真是一點兒也沒有朝那里想過。
“娘,你女兒我是那樣的人嗎?我怎么會那樣想?”
胡氏說道:“不過是提醒你一句,另外,千萬別在你姥娘面前說漏了嘴,你姥娘年紀也大了,能不知道就不知道,反正那邊也有跟沒有一樣。”
那邊是指大表哥的親生爹娘那邊。杜榆點頭,“娘,我明白,絕對會保密的。”
反正連娘你知道事情也不是從我嘴里說出來的,可見我的嘴巴是很嚴實的。
可是這話啊,杜榆才不敢說呢,不然他娘就想起杜榆瞞著她的事兒了。
所以,當一個好女兒也不容易啊,要經得起各種考驗。
“知道就好,不過婆婆就是婆婆,別以為是你舅母,你就散漫,得好好照顧他們知道嗎?”胡氏說道。
“娘,這嫁人怎么跟要去做苦力一樣,聽你這么一說,誰還想嫁人那。”杜榆說道,娘的話總結起來,就是無私貢獻,任勞任怨,再嚴重一點,就是任打任罵了。
胡氏笑罵道:“哪里有你說的那么嚴重,你只要做的對,要是受委屈了,我們這邊肯定給你出氣的,當然,你舅舅和舅母對你那樣喜歡,怎么會給你氣受,所以娘是一點兒也不擔心,你嫁過去了,我還要擔心你嬌氣呢。”
得了,在自己娘心里,她就是個嬌氣的人?這也太氣人了吧,她一點兒也不嬌氣好不好?
會做飯,會做針線活兒,還會讀書識字呢。總之會的多。
“娘,你再說下去,我都覺得我一無是處了,活著就是個累贅。”杜榆笑著說道。
“得了,你別跟娘貧嘴了,反正該說的,娘也說了,這日子呢,還是地自己過,我們說了半天,也不能代替你自己。”
反正這閨女是不會吃虧的,娘家那邊,都是親戚,她真是瞎操心了。
杜榆的兩個丫頭,小丫和小墨,小丫的家人都在這里,要是帶過去,豈不是讓她遠離了家人了?
所以想了想,還是不把小丫帶過去了,她這還小呢,跟著娘去彭澤,還能和自己的爹娘過日子。
跟著自己,以后見爹娘的機會就少很多了。
她們又不是那種不講情理的人,也從來沒有不拿下人當人看。
小丫知道自己不能跟著小姐了,心里很是難受,她從來到這個家里就跟著小姐,如今不能跟著了,小丫很傷心。
杜榆還親自跟她說明了一下,表示留她下來也是為了她好,畢竟,在這邊,她爹娘,她兩個哥哥都在呢,而且,她爹娘也很疼愛她,人心都是肉長的,總不能讓人家一家子活生生的分離吧,至少在杜家,他們就還是在一家,而小丫要是跟自己去了胡家,那就是另外一家了。
作者有話要說:四更君祝所有的高考學子們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學!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