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懷疑是某名經兩位死者處理過的罪犯?”黃粱問。
“也可能是某名罪犯的家人或是朋友。”辛雨說,“總而之這名兇手一定是對兩名被害人有深入骨髓的仇視。考慮到兩名被害人特殊的職業,被害人的身份其實一目了然,不是嗎?”
“確實...”
仇殺。
被害人是一名檢察官和一名律師。
根據黃粱對兩人的了解,可以確定他們都是正派的人。
考慮以上事實,確實不難推斷出兇手的身份,很有可能是對兩名被害人懷恨在心的某位被他們送進監獄的罪犯。
亦或許是某位罪犯的親屬朋友。
兇手大概率就在這個范圍內。
“確定兇手的身份只是時間問題。”黃粱說。
“沒錯,他蹦跶不了幾天了。”辛雨咬牙切齒的說道,“我保證,抓住他之后,我一定送這個王八蛋上電椅!”
“那東西不太人道,現在大部分還是槍決和注射死刑。”黃粱說,“對此我感到很遺憾。”
“你還好意思說我不太人道?”辛雨拍了黃粱肩膀一下,“你也沒好到哪去!”
“希望抓捕到這名殘忍的兇手之前,不會再出現被害人了。”黃粱揉了揉自己的肩膀,“希望如此...”
“是啊...”
......,......
兇手的身份的確很快就被龍山分局中辛勤的警員們確定了。
犯罪嫌疑人名叫石大海,男,9歲,于七年前因為過失殺人入獄,于上個月二十五號服刑期滿,出獄,之后目前不知去向。
他的案子就是由陳檢察官經受的,而謝律師,則是原告聘請的律師。
“是這件案子啊...”黃粱看著面前的卷宗,陷入到回憶中。
七年前黃粱還沒有走出象牙塔,他仍是一名警校的學生。當時石大海這起命案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案子并不復雜,石大海失手打死了上門討債的債主。在殺完人后,他在父母的勸說下,最終還是投案自首了。
一件本不復雜的案件之所以會引起巨大的輿論反響,是在于界定石大海究竟是過失殺人還是防衛過當這個問題上。
被他打死的討債人對石大海的父母進行了辱罵和毆打,正趕回家的石大海由于憤怒,失手殺了這個人,闖下大禍。
于情,石大海因為孝道而失手殺人,他的行為雖然過激,但是情有可原。于理,借這筆高利貸的人正是石大海本人,他自己種的因、得的果。
但他借這筆高利貸是為了給病重的母親治病,這一情況的披露,再一次讓輿論的天平向石大海傾瀉。
但是最終的宣判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在陳檢察官和謝律師的斡旋下,法官最終還是宣判石大海過失殺人,雖然考慮到情況的特殊性,在量刑上進行了寬大處理,但他還是被判了七年。而就在他服刑期間,他病重的母親撒手人寰。”
辛雨把屏幕轉向黃粱,上面顯示著一張死亡證明,照片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太太,距今三年前去世。
“我記得剛出有消息傳,那名被石大海打死的放高利貸的,是被他一巴掌拍死的,半張臉都拍爛糊了。”黃粱回憶道,“看來這并不是無稽之談。”他注視著手中這份報告上的男人的照片,那是一個一臉橫肉、頭發凌亂的不像樣子的壯漢。
看著就不像是好惹的人。
“我聽分局的前任局長說起過他。”辛雨說,“你一定知道陳局吧,他在你進分局之前就退休了,我有幸和他共事過幾個月,他可是一位老刑偵啊。”
“陳局?沒見過真人,不過警校一直流傳著他的傳說。”
辛雨口中的這位陳局——陳果夫——算得是京陽市警界的一位傳奇人物,他這輩子有數次能夠升遷的機會,但是直到他退休,他都沒有離開過龍山分局,一直戰斗在第一線。
他曾經破獲過無數樁大案要案,黃粱讀過他寫的專業書籍,受益匪淺。正是因為崇拜陳果夫,所以黃粱才在得知自己被分配到龍山分局后,無比的興奮。
只不過他來的有些晚了,正好在黃粱來到分局之前,陳果夫退休了。
“陳局接管了這件案子。”辛雨說,“石大海那個人也算是跟咱們龍山分局有些淵源。是陳局主持的對他的審訊工作。”
“你也參與了?”
“沒有,我還只是個實習生而已,干干端茶倒水的雜活。”
“好吧。”(未完待續)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