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市共有50多所高級中學,將近40萬學生,而高二年級段文科前100名中,隆裕中學占了19人,前200名中,隆裕中學占了40人。
當然,這也說明隆裕中學兩極分化嚴重,好的太好,差的太差。
在高考錄取率只有可憐的30%的大前提下,隆裕中學的教育教學模式是成功的,因為最終只有拔尖的那一小撮學生能考入大學,大部分學生純粹是陪考的。
教育想要公平,首先升學公平,升學不公平,談何教育公平呢?
李衡全總結完這次考試,繼期中考試之后,再次點名表揚了蘇慶知。
隨后,在各任課老師的見證下,當場將“三好學生”的獎狀發給了班級前十名,以資鼓勵。
“三好”是指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但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學習好才是真的好,才能被授予“三好學生”的榮譽稱號。
最后,蘇慶知走上講臺,做為優秀學生代表,講述自己的學習心得以及成功的學習經驗。
站在講臺上,他目光平靜的掃過下面的老師和同學,發表即興演講: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很榮幸站在這里跟大家分享成功的經驗,不過很可惜,我并沒什么經驗,即便有,那也只是屬于我個人的成功經驗,未必適用于每個人。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任何一條法則放之四海而皆準,經驗也不例外。
今天站在這里,我不講成功經驗,不講制勝秘訣,我只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在我家里有一堵墻,大小和咱們教室這面墻差不多,上面貼滿了我從學前班、小學、初中獲得的各類獎狀,密密麻麻的,多得連我自己都數不清。
然而,自從我進考入高中,墻面上的獎狀永遠的定格了,沒有再增加一張。
為什么呢?
因為我學習差。
當然,在我眼里,獎狀只不過是一張印著“三好學生”的廢紙而已,無關緊要,我不會去在乎。
但我不在乎,并不代表有人不在乎,譬如說我爸,他就很在乎。
我不止一次的看到他叼著煙卷,挺直了腰桿,很是愜意的看著那一張張一排排的獎狀。
我想不明白,幾張廢紙而已,有什么好看的?
直到有一天,他嘆著氣說,要是能把這個缺角補齊,就完美了……而那個缺角,缺了我高一時候的兩張獎狀。
現在是高二,我努力的把缺角補了回來,雖然注定沒法補全,但我不會再讓那個缺角變大。
說這些是什么意思呢?
我只是想告訴大家,我學習進步的原因源于我的動力,我不想讓那些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留有遺憾。
其實,就這么簡單。
最后,用一句很自私但很有意思的話做收尾吧:我想要的,你不給,那我就去搶,直到搶到手為止,比如說這張“三好學生”的獎狀。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