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歆安靜的攪拌著咖啡,時而輕啜一小口,仿佛置身事外似的,一句話不說。
直到此刻她才明白,蘇慶知為什么要說自己綽號“蘇扒皮”了,因為他真的一毛不拔,要價高,并且說謝不還價就是謝不還價,哪怕一分錢都不行。
“蘇先生何必那么固執呢?咱們各退一步,怎么樣?和氣生財嘛!”
陶清連喝口咖啡潤潤喉嚨,對方不過是一個十來歲的毛頭小子,結果幾個回合下來,他愣一點便宜沒有占到,心里不免有些上火。
蘇慶知面色平靜,自始至終都顯得波瀾不驚,甚至連說話的語氣都是一成不變:“一口價,沒得商量。其實,陶老板應該慶幸能以這個價格拿走520的域名。”
陶清連眉頭一皺,不解道:“慶幸?”
蘇慶知點點頭:“沒錯,我原本并不打算出售,因為520的寓意非同尋常,你難道不覺得送人更有紀念意義嗎?”
陶清連放下手中的杯子,不置可否的說道:“這個數字是很有內涵,但是5萬元的價格,貴了!”
“貴嗎?”
蘇慶知哂然一笑,并不認同:“陶老板是生意人,目光不妨放長遠些,現在來看5萬元是貴了,但三五年之后呢,十年之后呢?全世界互聯網行業都在蓬勃發展,這等于是給了域名無限升值的空間,做為保價保值的投資產品,到手就是賺……”
“我話已至此,買不買在你。不過話又說回來,買賣不成仁義在,希望咱們將來有機會合作。”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他的這番話如平地驚雷,于無聲處為陶清連打開了一扇嶄新的窗。
十年后,享譽世界的“域名大王”在接受《時代周刊》采訪時表示,1998年的隆裕縣之行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那是一次美妙的旅程,他永遠感激那位帶給他新商業思維的少年……
機遇永遠垂青有準備的人,這句話用在陶清連身上一點都沒錯,因為同樣的話蘇慶知跟章敏說過,也跟于少華說過,但抓住機會的唯有他一人。
咖啡桌上,唇槍舌劍的談判結束,兩人閑談,陶清連說起了這些年他去過的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所見所聞。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無論是國內經濟還是世界大勢,蘇慶知都有相當精辟的見解和認知,并且往往一針見血,直切問題的要害,令他獲益匪淺。
所謂有志不在年少,他不敢再小覷蘇慶知,以對等的身份傾心相交,兩人又聊了亞洲金融危機以及中國的人口紅利,從制造業談到互聯網,各抒己見,賓主盡歡。
陶清連出生于馬來西亞,在美國、德國留過學,按照他的說法是曾“周游列國”,所學很雜,見多識廣,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
蘇慶知覺得與這樣的人交談,能夠開拓自己的視野,更好的了解世界大勢,因而便敞開了心扉,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兩人相談甚歡。
從拿波里咖啡館出來,蘇慶知與陶清連握手告別,兩人互留了聯系方式,頗有股惺惺相惜的感覺。
去颶風網吧的路上,蘇慶知問道:“你現在還認為,我是在幫助你嗎?”
楚歆面帶微笑,看著他說:“你懂的真多,就像一個縱橫捭闔的政治家。”
她今天很高興,不知道為什么高興,但就是高興,那種感覺,就仿佛掙5萬元的不是蘇慶知而是她自己似的。
“云哥,老規矩,兩臺電腦。”蘇慶知敲響了老云的柜臺。
老云抬起頭,笑道:“你小子,上周跑哪兒去了?把你女朋友一個人丟在這里,也不怕被人欺負?”
蘇慶知聽出老云話里有話,斂起笑容,問楚歆:“怎么回事?”
楚歆說:“沒事。”
老云眼珠子滴溜溜轉了一算,打哈哈道:“嗨,在我這能有什么事,你別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