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聿珩知道把妹妹惹炸了,心情愉悅。
連帶著上午跟幾個美國高管開視頻會議,聽他們用美式邏輯推卸一年下來財政赤字的責任的疲憊都消散了。
不過鑒于她最近“劣跡斑斑”,薄聿珩讓葉去問秘書室是不是今晚真的有聚餐?在哪里聚?
葉選了性格爽朗,沒那么多心思的蒙莎,旁敲側擊問了一下,得到肯定的答復和地點后,便回稟了薄聿珩。
薄聿珩才點頭。
接近年末,薄聿珩越來越忙碌,今晚是他為數不多空閑的晚上,本想帶妹妹去陸綏推薦的一家餐廳吃飯,說是有一道上湯芝士焗龍蝦做得不錯。
現在也只能作罷。
再尋別的時間吧,總歸日子長,有的是機會。
......
晚上下班,應如愿就和同事們一起去了星曜。
星曜在港城很有名,開了十幾年,從幾平方的小鋪面,變成現在的三層餐廳,屬于是本地人日常會去吃,外地人旅游的必打卡。
價格也適中,她們一共九個女生,占據一張大桌,點了二十幾道菜,不到一千港幣。
這個物價在港城,已經是很“平民”。
“他們家幾乎沒有漲過價,那道燒腩卷我五年前吃是三十塊,現在也就三十五塊,包的芋頭和叉燒肉量特別足,真懷疑老板做慈善。”二助夸張道。
應如愿想了想:“其實幾年前差點經營不下去要關門,但有人投資,之后就越做越好,老板接受過電視臺采訪說,天使投資人不為了賺錢,就為了保留一份記憶,所以他們定價就比較便宜。”
她小時候經常來吃,差點關門的時候她特別舍不得,她姐姐看她那么難過,就想給老板投點錢,不過正式接洽的時候,得知已經有人投了。
說到這里,秦以琳若有所思地問:“如愿是港城人?那你以前是不是在什么公司上過班?我們是不是在什么場合見過?我總覺得你有點兒眼熟。”a